时间: 2025-04-25 04:50:2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3:04:35
“零丁孤苦”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零丁”指的是零散、孤单的意思,“孤苦”则表示孤独而痛苦。整体上,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孤独无助,生活艰难,处境非常困苦。
“零丁孤苦”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在这首诗中,白居易通过描绘草原的脆弱和孤独,表达了对身世飘零、无依无靠的感慨。成语中的“零丁”本义指的是零散的、孤立的状态,而“孤苦”则强调了在这种状态下的无助感。
“零丁孤苦”常用于文学作品中,尤其是在描绘人物遭遇困境时,也可用于日常对话中,表达对某人现状的同情或对生活的无奈。例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这些成语在细微差别上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和状态。
在古代,流亡、失去亲人、生活困顿的人们常常会感到“零丁孤苦”。在现代社会,尽管物质条件有所改善,但仍有不少人面临孤独与心理压力。因此,这个成语在当今社会中依然具有深刻的意义,提醒人们关注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
“零丁孤苦”给人一种深沉的孤独感和无助感,容易引发对生活困境的共鸣。它让人反思自我处境,并激发对他人困境的同情与理解。
我曾经在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中遇到一位独居老人,他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正是“零丁孤苦”的真实写照。通过与他的交流,我更加理解了这一成语的深刻含义。
在写作中,我可以这样使用“零丁孤苦”: “在那片荒凉的土地上,只有孤独的风声伴随着他,岁月如刀,刻下了他零丁孤苦的身影。”
在英语中,可以用“lonely and miserable”来表达类似的意思,但这种表达并没有成语的凝练与深度。在其他文化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表达,但它们的文化背景和情感共鸣可能会有所不同。
通过对“零丁孤苦”的学习,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语言的表达,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关注那些孤独无助的声音,增强了我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的敏感性和情感深度。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晋武帝统一全国后,推行“以孝治天下”,提倡孝敬父母,尊重老人。他想启用西蜀尚书郎李密,就下诏书任命李密为郎中。李密不愿出来做官,就写《陈情表》上书晋武帝,说自己的祖母形影相吊、孤苦伶仃,待伺候祖母后再出来做官
他~,十分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