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5:51:1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7:40:55
“土里土气”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像土壤一样,给人一种质朴、粗糙、不够精致的感觉。基本含义是形容一个人或事物显得很乡土气息,没有时尚感或高雅气息,通常带有一定的贬义,暗指缺乏教养、品位或文化修养。
“土里土气”的来源尚无明确的文献记载,但它的构成体现了**古代对“土”的一种理解,即土壤是自然界最基本的元素之一,代表着朴素和自然。这种说法常见于民间口语,反映了普通百姓对生活、文化和审美的观念。
在日常对话中,“土里土气”常用于形容某个人的穿着、举止、言谈等显得不够时尚或过于乡土。例如:
同义成语:乡土气息、土味十足
反义成语:高雅、时尚、洋气
在**的文化背景中,传统上对于“土”的印象往往与朴素、自然联系在一起,代表着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然而,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全球化和审美的多元化,过于“土里土气”常常被视为不够时尚和现代化。因此,该成语在现代社会中也反映了人们对生活品质和审美的追求。
“土里土气”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一种反差感:在追求时尚和现代的社会中,有些人仍然保持着质朴和真实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虽然在某些场合被视为缺乏品位,但也体现了一种对传统和乡土文化的珍视。
在生活中,我曾经参加过一个乡村文化节,看到很多人穿着传统的乡土服饰,虽然在城市的眼光中显得“土里土气”,但那种真诚和自然却让我感到非常亲切。我认为这种质朴的魅力是现代社会所缺乏的。
在一首描写乡村生活的诗中,可以这样运用“土里土气”:
在那土里土气的山村,
青石小路蜿蜒如梦。
黄土的芬芳扑鼻而来,
我在心中轻声吟唱。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own to earth”,用来形容一个人真实、自然、没有矫饰的状态。尽管“down to earth”呈现出一种积极的态度,但在中文中,“土里土气”往往带有贬义,反映了文化对于乡土和时尚的不同看法。
通过对“土里土气”这个成语的分析,我认识到它不仅仅是一个描述外在特征的词汇,更是反映了人们对于文化、审美和生活态度的多元理解。它在我语言学*中具有重要性,因为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文化差异和语言的深层含义。
只有坐在门口烧饼摊子后面那张桌子上,土里土气,贼头贼脑的两个茶客,不但不跟人招呼,而且两双眼睛只盯着过往行人。
《官场现形记》第十五回:“他那土里土气的言谈,真叫人听了发笑。”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回:“他那土里土气的举止,实在叫人看不下去。”
《老残游记》第十一回:“那人穿着一身土里土气的衣服,说话也是土腔土调。”
《儒林外史》第三回:“他那土里土气的样子,真叫人看了不舒服。”
《红楼梦》第五十八回:“那婆子见了宝玉,便土里土气地说道。”
他的打扮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