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7:36:3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0:06:19
“一掊土”的字面意思是“一小堆土”。在成语的引申义中,它通常用来形容微不足道的事物或人,暗指某人或某事物的渺小、无足轻重。
“一掊土”这一成语的具体来源并不明确,但可以推测其起源与古代丧葬*俗有关。在传统文化中,土是与生命、死亡密切相关的元素,表现为土葬的形式。掊(póu)指的是用手或器具挖土的动作,因此“一掊土”可以象征性地表达生命的终结或对逝去事物的感慨。
“一掊土”可以用于多种语境中: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一掊土”在**文化中,土象征着稳固与根基,与生命和死亡相连。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仍然适用,特别是在强调事物相对重要性时,能够引发人们对生活价值的思考。
“一掊土”带来的情感反应往往是淡淡的无奈与释然。它使我联想到许多微小的烦恼和琐事,提醒我在面对生活压力时,保持一颗平常心。
在生活中,我常用“一掊土”来形容那些让我烦恼的小事,比如工作中的琐碎任务或是朋友间的小争执。这样,我可以更轻松地面对这些问题,不让它们占据我的心情。
在一首小诗中:
一掊土,何足道,
琐事如尘随风飘。
笑看人生百态变,
心中自有晴与霭。
在这首小诗中,借用“一掊土”来表达对生活琐事的淡然态度。
在英语中,“a drop in the ocean”可以与“一掊土”相比较,意指某事物在整体中的微小程度。两者都强调了个体的渺小,但文化背景和具体使用场合有所不同。
通过对“一掊土”的分析,我意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对事物微不足道的描述,更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反思。在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关注事物的相对重要性,保持理智与淡然。
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
《晋书·王导传》:“一掊土,不足以障江流。”
《后汉书·班彪传》:“一掊土,不足以障大河。”
《汉书·王莽传下》:“一掊土,不足以障江河。”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一掊土,不足以塞孟津之口。”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一掊之土,不足以障大川。”
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黄花冈上~,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