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8:34:3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4:13:03
成语“甲坚兵利”由四个字组成:
字面意思即为“盔甲坚固,武器锋利”,引申意为军队装备精良,战斗力强,常用来形容军事力量强大或者准备充分,具备打胜仗的优势。
“甲坚兵利”最早见于古代军事典籍,强调在战争中,装备的优劣直接影响战斗的结果。虽然具体的文献出处相对模糊,但这一成语反映了自古以来对军事装备和准备的重要性。古代兵法中常提到“兵者,国之大事”,装备精良是取胜的先决条件。
“甲坚兵利”可以广泛应用于不同场合: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军事力量一直被视为国家安危的重要因素。成语“甲坚兵利”反映了古代人对战争的重视和对武器装备的崇尚。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仍然适用于描述任何领域中的竞争力,体现了“做好准备”的普遍原则。
“甲坚兵利”带给人的情感是力量与安全感的联想。在面对挑战时,装备的可靠性和能力的优秀会让人充满信心,反之则可能引发焦虑与不安。这种情感反应可以影响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态度,促使我们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我时常会用到这个成语。例如,在准备一个重要的项目时,我会确保资料准备充分、技术手段先进,以便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这种心态帮助我在面对挑战时更加从容不迫。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甲坚兵利虽可贵,心中勇气更为重。 战场之上无畏惧,志在千里任风行。”
在英语中,与“甲坚兵利”相似的表达可以是“well-equipped”,意指准备充分、装备优良。虽然在文化背景上可能存在差异,但两者都强调了准备的重要性。
通过对“甲坚兵利”的学*,我认识到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准备和实力都是取得成功的基础。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面对挑战时更懂得重视自己的准备和能力。
受敌者不得相以为固,甲坚兵利不得以为强。
《资治通鉴·汉纪四十三》:“甲坚兵利,车骑之用多,难以必胜。”
《后汉书·西羌传》:“甲坚兵利,气勇有馀。”
《汉书·韩安国传》:“甲坚兵利,车骑之用多,难以必胜。”
《史记·苏秦列传》:“齐地方二千余里,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齐车之良,五家之兵,疾如锥矢,战如雷电,解如风雨。即有军役,未尝倍泰山,绝清河,涉渤海也。临菑之中七万户,臣窃度之,不下户三男子,三七二十一万,不待发于远县,而临菑之卒固已二十一万矣。临菑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临菑之涂,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夫以大王之贤与齐之强,天下莫能当。”
《战国策·齐策一》:“齐之甲坚兵利,天下莫能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