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0:25:0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4:13:03
成语“由近及远”字面意思是指从近处到远处,形象地表达了一个逐步推进、层层递进的过程。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在处理问题或展开思路时,先从最接近或最熟悉的事物入手,然后逐渐扩展到更广泛或更遥远的范围。
“由近及远”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但其表达的思路在**古代的哲学思想中有诸多体现,如儒家和道家的渐进思想。许多古文中提到事物的发展和变化往往是循序渐进的,这种思想影响了后来的成语形成。
“由近及远”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强调循序渐进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的教育理念相契合,鼓励人们在学和生活中采取渐进的态度。这种思维方式在现代社会依然适用,尤其是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清思路,逐步解决。
“由近及远”给人一种渐进、稳妥的感觉,常常让人联想到成功需要时间和耐心的理念。它鼓励我们在面对挑战时,不必急于求成,而是要从小处着手,逐步实现目标。
在学一门新技能时,我常常会使用“由近及远”的思维方式。例如,当我学编程时,首先从简单的代码实例入手,逐渐进行复杂项目的开发。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循序渐进的重要性。
我尝试将“由近及远”融入诗歌创作中:
清风徐来拂面前,
小溪潺潺似诉言。
心中愿景由近及远,
一步一足踏青天。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step by step”,同样强调逐步推进的过程。在日常对话中,英语使用者也常用此表达来强调在面对复杂问题时的逐步解决方法。
通过对“由近及远”的分析,我理解到它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种循序渐进的理念帮助我更清晰地组织思路,逐步达成目标。
《资治通鉴·汉纪·光武帝建武元年》:“由近及远,莫不归心。”
《后汉书·班彪传》:“由近及远,莫不响应。”
《汉书·食货志上》:“由近及远,莫不咸服。”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由近及远,天下为一。”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由近及远,莫不亲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