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30:5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5:48:36
“十夫桡椎”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十个男人用桡(木桨)打头”。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众人共同攻击或施加压力,通常用来形容某个人受到许多人的攻击或批评。
“十夫桡椎”源自《左传》中的一则故事,讲述的是在战争中,有人因表现不佳而受到众人的责备和惩罚。这个成语强调了在群体中,个体可能会受到集体的力量所影响,特别是在面对批评和压力时。
该成语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主要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群体意识常常被强调,个体在集体面前显得脆弱和无力。“十夫桡椎”反映了这种文化背景下,个体如何在群体中受到影响的现象。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个体更容易受到舆论的影响,这使得该成语在当下依然适用。
“十夫桡椎”让我联想到在面对压力时的无奈与孤独,特别是在公众场合受到批评时,个体往往会感到无助。这种情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交往的复杂性。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在团队项目中提出了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结果在讨论中受到了其他成员的强烈反对,感受到了“十夫桡椎”的压力。这让我意识到,团队合作中,表达意见需要更加谨慎。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将“十夫桡椎”融入:
群声如潮涌,十夫桡椎声,
孤影立其间,心绪随风生。
这表达了在众人面前,个体的孤独与无助。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a pack of wolves”,形容群体对个体的围攻或压力。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强调了群体对个体的影响力。
通过对“十夫桡椎”的学*,我认识到个体在群体中的脆弱性及其对人际关系的影响。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生活中更加注意到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动态关系。
《明史·戚继光传》:“十夫桡椎,不足以抗一军。”
《宋史·岳飞传》:“十夫桡椎,不足以当一将。”
《晋书·石勒载记下》:“十夫桡椎,不足以敌一骑。”
《后汉书·班超传》:“十夫桡椎,不足以破一城。”
《汉书·王莽传下》:“十夫桡椎,不足以举千钧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