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01:4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8:00:40
“多如牛毛”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像牛毛一样多”,用来形容事物非常繁多,数量极其庞大。这个成语强调数量之多,常用在形容人、物、事等的数量。
该成语的来源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牛毛”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体现了牛毛的细密和数量之多。古代农业社会中,牛是重要的生产工具,牛毛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因此该成语便自然形成,用来形容数量庞大。
“多如牛毛”常用于文学作品、日常对话中,尤其是在描述数量庞大的事物时。例如,可以用来形容街道上的行人、图书馆里的书籍、城市中的灯光等。在演讲中,也可以用来强调某个现象的普遍性和广泛性。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牛不仅是农耕的重要动物,也是勤劳和繁荣的象征。因此,“多如牛毛”不仅强调数量的庞大,也隐含了对生活富裕的向往。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依然适用,用于形容信息爆炸时代中,各种信息、商品、服务等的数量。
“多如牛毛”给人的感觉是丰富、多样和繁忙,同时也可能引发一种无从选择的困惑。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大量选择时,可能需要更加谨慎和理性。
在我生活中,我常常会用“多如牛毛”来形容各种活动的安排,比如朋友聚会时,邀请的人数往往让人感到应接不暇。通过使用这个成语,我能够更生动地表达出我的感受和观察。
在一个小故事中: 在一个美丽的乡村,春天来临时,牛场的牛毛随风飘扬,像一片白色的云海。村民们聚在一起,欢声笑语,谈论着即将到来的丰收。那一刻,幸福的感觉如牛毛般多,弥漫在每一个角落。
在英语中,可以用“as numerous as the stars”来表达类似的意思,虽然在字面上并不完全相同,但同样表达了数量的庞大。在其他文化中,也有类似的表达方式,体现了对数量的夸张和强调。
通过对“多如牛毛”的学,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数量的描述,更是对生活繁忙与丰富的深刻体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灵活运用成语能够提升表达的生动性和准确性,使交流更加生动有趣。
《明史·张居正传》:“天下之士,多如牛毛。”
《宋史·岳飞传》:“天下之士,多如牛毛。”
《晋书·王导传》:“天下之士,多如牛毛。”
《后汉书·冯衍传》:“天下之士,多如牛毛。”
《史记·项羽本纪》:“诸侯将相,多如牛毛。”
老百姓痛恨官府催粮催捐,苛捐杂派~,逼得老百姓活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