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3:35:4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1:40:53
成语“东方千骑”字面意思是“东边的千骑”,其中“东方”指的是东边或东部,“千骑”则是指很多骑兵或骑士。整体上可以理解为“东边有千骑”,暗示着强大的兵力和军队,常用来形容来势汹汹的敌人或实力强大的援军。
“东方千骑”的具体历史背景和典故并不明确,但可以推测其可能与古代战争、骑兵的使用及区域性军事力量有关。在**历史上,骑兵常常被视为重要的军事力量,因此“千骑”可以象征着一种强大的战斗能力。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骑兵象征着机动性和力量,因此“东方千骑”在古代史诗和文学作品中常用于描绘战争或英勇作战的情景。在现代社会,虽不再以骑兵为主流,但此成语仍可用于形容面对强大竞争对手时的紧迫感。
“东方千骑”让我联想到古代战场的紧张氛围和英雄主义的情怀,充满了对抗与奋战的情感。这个成语在表达时常带有一种无畏和勇敢的气息,激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不退缩。
在学校的一个演讲比赛中,我用“东方千骑”来形容我们班级在比赛中面临的强大对手,强调即使对手实力强大,我们仍要团结一致,奋力拼搏,最终获得了评委的认可。
在一首描写战争的诗中可以这样写:
战鼓雷鸣声震天,
东方千骑如潮涌。
勇士一声号角响,
奋勇向前不退缩。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a thousand cavalry charge”,同样传达出强大军队的意象。但在不同文化中,骑兵的象征意义可能有所不同,可能在某些文化中更突出个人英雄主义。
“东方千骑”这个成语让我认识到语言的力量及其在表达情感、形象化思想时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一种比喻,更是文化背景和历史情境的体现,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让我在学*汉语的过程中,增添了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与程普又进南郡,与仁相对,各隔大江。”
《旧唐书·李光弼传》:“光弼用兵,谋定而后战,能以少覆众。”
《南史·柳元景传》:“自是每战,常为前锋,战无不捷。”
《乐府诗集·陌上桑》:“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从前漂亮的采桑姑娘罗敷在路上遇到一个行为不轨的太守,太守想调戏她并想拉她回府。罗敷直截了当地告诉他她已经有了丈夫,而且丈夫是一城之长,拥有东方千骑,才貌双全,风度翩翩,深得众人仰慕,请不要再痴心妄想了
~从骊驹,岂不下山逢故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