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3:25:1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1:41:05
成语“东曦既驾”字面意思是“东方的曦光已经升起”。其中,“东”指东方,“曦”指晨曦、阳光,“驾”则是升起、到达的意思。整体含义可理解为新的一天开始,象征着希望和光明的到来。
“东曦既驾”出自古代诗文,尤其是描绘自然景象和人生哲理的作品。在古代文人作品中,常常用晨曦象征新的开始,寓意光明的未来。具体的典故可能较为稀少,但其构成的字词在诗词中多有体现,反映出古人对日出和新生的向往。
该成语常用于文学作品中,尤其是诗歌、散文等,表达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在日常对话中,也可以用于比喻一个人经历过低谷后重新振作,迎接新的机遇。在演讲中,可以用作激励他人,传达积极向上的情绪。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同义成语强调的都是从黑暗走向光明的过程,而反义成语则强调绝望和困境。
“东曦既驾”在**传统文化中,常常与自然的变化和人生的哲理相联系。在古代,日出象征着新生、希望和光明,与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相呼应。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可以用来鼓励人们在逆境中保持希望,激励他们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
该成语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向上的,象征着希望与重生。它使人联想到清晨的宁静、美好的未来以及努力奋斗的决心,能够激发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在生活中,我曾经历过一段低迷期,工作不顺利、情绪低落。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我意识到“东曦既驾”的意义,重新振作,积极寻找新的机会,最终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工作。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晨光初照万物醒, 东曦既驾梦方生。 路途虽远心不惧, 前行不止向光明。”
在英语中,可以用“the dawn of a new day”来表达类似的概念,象征着新开始和希望。在不同文化中,日出常常被视为重生和希望的象征,体现了人类共同的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通过对“东曦既驾”的学*,我认识到成语不仅仅是语言的表现,它们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背景和情感。掌握这些成语,不仅可以丰富我的表达,还能增强我对汉字文化的理解,帮助我在沟通中更有效地传达情感和思想。
及期不至,五鼓绝声,东曦既驾,杳无踪迹。
《太平御览·天部·日》引《淮南子》:“日出于旸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是谓晨明。”
《艺文类聚·岁时中》引《淮南子》:“日出于旸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是谓晨明。”
《文选·张衡·东京赋》:“于是春秋改节,四时迭代,蒸蒸日上,东曦既驾。”
《淮南子·天文训》:“日出于旸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是谓晨明。”
《楚辞·九歌·东君》:“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