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3:03:1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6:01:31
“立雪求道”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站着在雪中等待求道”。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为了追求真理或知识,不惜忍受艰难困苦,表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道理的渴求。
“立雪求道”源自**古代的一个故事:东汉时期的著名学者和哲学家孔融,曾经在冬天的雪中,等候他的老师。在寒冷的天气中,他选择站立不动,以示对学问的尊重和对老师的敬仰。这一故事反映了古代士人对求知的执着与敬重,后来演变为成语“立雪求道”。
“立雪求道”在不同语境下可以有多种使用方式: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求知是一种受到高度推崇的美德。“立雪求道”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对于知识、学问和师道的尊重。在现代社会,虽然生活条件和学环境有所改善,但这种精神仍然激励着无数追求知识的人们。
“立雪求道”让我感受到一种执着与坚韧的力量。它唤起了我对求知的渴望,也让我反思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是否有足够的坚持与努力。这种情感也激励我在学*和生活中面对困难不轻言放弃。
我曾经在复期间为了备战考试,经历了一个寒冷的冬天。那个时候,我常常在阳台上学,即使冷风刺骨,我也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目标,常常想到了“立雪求道”的精神,激励自己坚持下去。
在寒冷的冬季,白雪皑皑,独自站立,手握书卷;立雪求道,心中有光,愿得真知,永不言弃。
在其他文化中,有许多相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no pain, no gain”,强调追求目标必须经历艰难困苦。这些表达在不同文化中都传达出对坚持和努力的重视。
通过对“立雪求道”的学,我深刻理解了追求知识的重要性以及在追求过程中所需的坚定意志。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学和生活中更加注重坚持与努力。这个成语在我心中不仅是一种文化象征,更是一种激励我不断前行的动力。
十二月九日夜,天大雨雪,光坚立不动,迟明,积雪过膝。师悯而问曰:‘汝久立雪中,当求何事?’光悲泪曰:‘惟愿和尚慈悲,开甘露门,广度群品。’
《旧唐书·韩愈传》:“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
《清史稿·戴震传》:“震读书,必求其义,不以训诂为足,而以义理为归。”
《明史·方孝孺传》:“孝孺幼警敏,双眸炯炯,读书日盈寸,乡人目为‘小韩子’。”
《元史·许衡传》:“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
《宋史·杨时传》:“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