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0:30:4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5:58:57
成语“立功立德”字面上的意思是建立功劳和道德。它强调一个人不仅要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立功),还要在品德方面有良好的表现(立德)。整体上,它强调个人在追求成功的同时,也要注重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
“立功立德”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哲学思想,尤其是儒家文化。儒家强调“德”的重要性,认为一个人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功业,更在于其德行。虽然该成语具体的出处并不明确,但类似的思想在《论语》等古代经典中都有体现。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立功立德”体现了对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的重视。在现代社会,虽然竞争激烈,但这一成语仍然适用,提醒人们在追求个人成功的同时,不要忽视对社会的贡献和道德的坚持。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它提醒我在追求目标时,不能仅关注结果,而要关注过程中的道德选择与个人品德。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我努力做到“立功立德”,在追求学业和职业发展的同时,注重与同学和同事的关系,力求在团队中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曾有一次,我在团队项目中负责策划,除了追求项目的成功,我还重视团队成员的意见,努力营造协作的氛围,最终项目获得了成功,团队也更加团结。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表达:
立功立德共辉煌,
行善积德人自强。
岁月如歌知心友,
共筑明天梦飞扬。
在英语中,可以通过“merit and virtue”来表达类似的意思,但在西方文化中,个人的成就与道德往往被分开看待,强调个人的成功更为常见。这反映了中西方对于个人价值的不同理解。
通过对“立功立德”的学,我意识到这一成语不仅是对个人的要求,也是对社会的期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关注道德与责任的重要性,促使我在生活中追求更高的标准。
大上有立德,其次是立功,其次是立言,虽久不废。
《宋史·岳飞传》:“立功立节,以报国家。”
《资治通鉴·汉纪·光武帝建武二十四年》:“立功立德,以垂后世。”
《后汉书·班超传》:“立功异域,以取封侯。”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立功立名,可以不朽。”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立功立事,可以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