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21:2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2:35:45
“涸辙穷鱼”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干涸的车辙里困住的鱼”。这个成语比喻在困境中无法自拔,形容处境艰难、无路可退。
成语来源于《战国策·赵策》,原文是:“涸辙之鲋,焉用为?”意思是说在干涸的车辙中,鱼儿被困住,无法生存。这个成语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艰难与无奈,常被用来形容处境极端困窘的人。
“涸辙穷鱼”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广泛,通常出现在文学作品、演讲、日常对话中。比如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可能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主人公在绝境中的挣扎。在日常对话中,人们可能用这个成语来描述某人的困境,或是形容自己在某种情况下的无助感。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成语常常反映社会历史背景和人们的生活状态。“涸辙穷鱼”不仅揭示了个人在困境中的无奈,也反映了社会对弱者的同情与关怀。在现代社会,面对经济压力和竞争加剧,这一成语依然适用,提醒人们关注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
“涸辙穷鱼”这个成语常常给人一种无奈与悲伤的感觉,联想到那些被困在困境中的人,令人感到同情和无助。这种情感反应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机会,努力去帮助他人走出困境。
在我生活中,有一次朋友遭遇职业危机,感觉前途渺茫。那时我对她说:“你现在的处境就像涸辙穷鱼,但我相信总会有出路。”这句话让她感到了一丝安慰,激励她继续寻找解决办法。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写:
涸辙穷鱼欲上天,
孤舟独行无所依。
山川遥望路漫漫,
愿有千帆破浪归。
这首诗通过“涸辙穷鱼”表达了在困境中渴望解脱的情感。
在英语中,有类似表达“cornered”或“trapped”来形容被困的状态,但这些表达往往缺乏“涸辙穷鱼”所包含的深厚文化背景和情感色彩。因此,可以说“涸辙穷鱼”在中文中独具特色,难以找到完全对应的表达。
通过对“涸辙穷鱼”的学,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语言的力量及其在表达情感和思想时的重要性。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时,能够用更深刻的方式去理解和描述,促进了我的语言学与表达能力的提升。
失林飞鸟无投处,涸辙穷鱼转困苦。
《文选·谢灵运·登池上楼》:“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文选·潘岳·西征赋》:“超长怀以遐念,若循环之无赐。”
《文选·陆机·叹逝赋》:“川阅水以成川,水滔滔而日度。世阅人而为世,人冉冉而行暮。人何世而弗新,世何人之能故。野每春其必华,草无朝而遗露。经终古而常然,率品物其如素。”
《文选·曹植·赠白马王彪》:“心悲动我神,弃置莫复陈。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慇懃。忧思成疾疢,无乃儿女仁。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苦辛何虑思,天命信可疑。虚无求列仙,松子久吾欺。变故在斯须,百年谁能持?离别永无会,执手将何时?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收泪即长路,援笔从此辞。”
《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