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41:1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6:00:19
“立地书橱”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立刻变成书橱”。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短时间内能够掌握大量的知识,像书橱一样储存丰富的书籍。这个成语表达了对知识渊博、才华横溢之人的赞赏,突出了他们的学*能力和智力水平。
“立地书橱”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对学识渊博者的赞美。在**传统文化中,书籍被视为智慧和知识的象征。“书橱”代表着储存知识的地方,而“立地”则意味着迅速、即时。虽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这个成语体现了古代士人对知识和读书的重视。
“立地书橱”可以在多种场合中使用,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知识与智慧被高度重视,与个人的地位和成就密切相关。“立地书橱”反映了对学的推崇,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快速学*和适应能力变得愈发重要。此成语在现代社会中依然适用,尤其在教育、职场等领域。
“立地书橱”带给我一种敬仰和钦佩的情感,联想到那些在知识海洋中游刃有余的人。他们的智慧不仅可以启发他人,也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种成语的使用,可以激励我更加努力学*和成长。
在我的学生时代,我曾遇到一位老师,他对各种学科的知识都非常精通,常常用“立地书橱”来形容他。受他的影响,我也开始努力学*,希望能够积累更多的知识,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表达:
知识如海,波澜壮阔,
学者立地书橱,智慧照亮前路。
书页翻飞,万卷藏春秋,
立刻领悟,人生如梦无忧。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walking encyclopedia”(行走的百科全书),同样形容一个人知识渊博。不同文化中对知识的重视程度不同,但无论如何,能够迅速掌握知识的人都受到赞赏。
通过对“立地书橱”的学,我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以及快速学能力的价值。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提醒我在学*中要持续努力,追求更高的智慧和理解。这在日常生活和交流中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每于为文,未尝属稿,落笔已成,两学目之曰立地书橱。
北宋时期,华州郑县令吴时学识渊博,办事灵活,他提出的“移兵就食”为朝廷节约了大量的人才物力。他经常上书宋徽宗提出许多合理化建议。后来被调到京城做官,国子监的人与他接触后都认为他学识渊博,尊称他为“立地书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