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0:28:2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6:00:39
“立德立言”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树立道德和言论”。其基本含义是强调一个人在品德和言论方面都要有所追求和建立。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应当在道德修养、知识积累和言辞表达上并重,追求高尚的品德和有益的言论。
该成语源于**古代的儒家思想,特别与孔子及其弟子的教育理念紧密相关。孔子在《论语》中强调“德”与“言”的重要性,认为一个人首先要有良好的品德,其次才是有好的言辞。成语的具体用法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对自我修养的追求,表现出对道德和智慧的重视。
“立德立言”常用于教育、人生哲学和个人修养的讨论中。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出现在对人物性格的描写上,或是道德教育的讨论中。在演讲中,尤其是关于道德倡导或个人成长的主题时,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强调品德与知识的重要性。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立德立言”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道德和知识的重视。在古代,文人被视为社会的道德楷模,而道德的缺失往往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教育和职业道德的倡导中,强调不仅要有专业知识,更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立德立言”让我联想到追求卓越和自我提升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这个成语提醒我在追求职业成功的同时,不要忘记个人的道德修养,保持真诚和正直的品格。
在我的生活中,我常常会通过参加公益活动来践行“立德立言”。例如,在社区志愿服务中,我不仅希望能够帮助他人,还希望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身边的人,鼓励大家共同参与。
在一首小诗中可以这样表达:
立德立言如春风,
润物细无声中行。
品德高洁如白雪,
言辞温厚似暖阳。
这首诗意在表达追求道德与智慧的过程,强调它们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在西方文化中,可以找到类似“Character and Integrity”的表达,强调个人品德与诚实的重要性。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在追求道德与智慧的理念上,两者有着相似的核心价值。
通过对“立德立言”的学*,我深刻体会到道德与知识的结合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中的重要性。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使我在日常生活中更注重自我修养,努力成为一个有道德、有知识的人。
大上有立德,其次是立功,其次是立言,虽久不废。
《资治通鉴·汉纪·武帝建元六年》:“董仲舒对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立德立言,以垂宪于后世。’”
《文心雕龙·原道》:“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立德立言,其道一也。”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曰:‘吾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是以孔子立德立言,垂范后世。”
《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立德立言,皆所以为名也。”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便是著书立说,无非言忠言孝,自有一番~的事业,方不枉生在圣明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