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9:29:2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0:37:09
成语“万世之功”的字面意思是指“能够流传万世的功绩”。它的基本含义是指某种伟大的成就或功劳,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长久的价值。通常用于形容那些对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有重大贡献的人或事。
“万世之功”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但可以理解为一种对历史伟大成就的总结和概括。它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功绩的重视,尤其是在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这个成语可以追溯到古代对于伟大人物和历史的赞美,强调他们的功劳超越时间的局限。
“万世之功”可以在多个场景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成就和贡献被高度重视,尤其是在历史人物和重大的记载中。成语“万世之功”体现了对伟大功绩的敬仰和对历史的尊重。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仍然适用,尤其是在强调科技进步、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的语境中。
“万世之功”带给我的情感反应是敬仰与崇拜。它让我想起那些为人类进步做出贡献的伟大人物,比如科学家、艺术家和政治领袖。同时,它也引发我对个人努力和成就的思考,激励我追求更高的目标。
在生活中,我曾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万世之功”,形容某位科学家的研究对人类健康的深远影响,得到了听众的共鸣。这让我意识到,恰当的用词可以增强表达的力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万世之功”:
风雨兼程铸伟业,
万世之功今朝立。
历史长河流不息,
英名永驻万世心。
这首小诗表达了对伟大成就的赞美,强调这些成就将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
在其他语言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eternal legacy”或“lasting achievement”。它们同样强调某种成就的长期影响,但文化背景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西方文化中,强调个人主义和个人成就,可能更多集中在个人的功劳上,而在**文化中,集体成就和对社会的贡献可能更被重视。
通过对成语“万世之功”的深入分析,我认识到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对历史和伟大成就的尊重与敬仰。在日常交流中,适当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论述的深度和感染力,帮助我更有效地表达思想。
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
《文选·班固·西都赋》:“建万世之长策,垂无穷之令闻。”
《资治通鉴·汉纪》:“光武以中兴之主,功成万世之基。”
《后汉书·光武帝纪》:“光武中兴,功成万世之业。”
《汉书·王莽传》:“莽自谓能成万世之功,故改元为始建国。”
《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自以为功盖五帝,地广三王,欲传之万世,为万世之功。”
而独使保吉桀黠,志在决战,能无败乎!破而擒之,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