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5:31:1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0:37:13
“万世无疆”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万世”代表着无数的时代,而“无疆”则是没有边界或限制。整体含义是指事物的影响或成就将持续很长时间,甚至无止境,通常用来形容某种伟大的事业、理想或精神能够世代相传,永不消逝。
“万世无疆”的来源并不明确,但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作品中有关永恒和无尽的主题。它的构成与许多古代诗词中对时间、空间的思考相一致,反映了古人对长久价值和理想的追求。虽然没有特定的典故,但它与许多古代文人对理想社会、长治久安的愿望密切相关。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场景中使用,例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万世无疆的观念与儒家思想密切相关,强调传承和延续。它反映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未来的希望。现代社会中,这个成语仍然适用,尤其在讨论传统文化、家庭价值观以及社会理想时,能够引发人们的共鸣。
“万世无疆”带给我一种宏伟和崇高的情感。它让我联想到那些为理想奋斗的人,以及他们的精神在后世的延续。这个成语可能激励我在追求目标时,不仅关注短期的成就,而是要有长远的视野。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参与一个志愿者项目,旨在保护环境。我们常常提到我们的努力是“万世无疆”的,因为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行动影响未来的世代。这种思维让我在参与时更加坚定了信念。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融入“万世无疆”:
青山如黛隐云间,
岁月如歌诉长安。
万世无疆共此生,
心愿如星照夜寒。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Timeless”或“Eternal”,这些词汇也传达出永恒和无尽的概念。但与“万世无疆”相比,它们通常缺乏强调传承和文化价值的内涵。
通过对“万世无疆”的深入分析,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一个语言符号,它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历史背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沟通的深度和情感。
臣闻天所眷命,生而神灵,唯三代受命之符,箤于兹日,实~之福。 ★宋·苏轼《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词·教坊致语》
《后汉书·班固传》:“万世无疆之业。”
《汉书·王莽传上》:“万世无疆之基。”
《诗经·大雅·文王》:“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有周不显,帝命不时,文王陟降,在帝左右。亹亹文王,令闻不已,陈锡哉周,侯文王孙子。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显亦世。世之不显,厥犹翼翼。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假哉天命,有商孙子。商之孙子,其丽不亿。上帝既命,侯于周服。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殷士肤敏,祼将于京。厥作祼将,常服黼冔。王之荩臣,无念尔祖。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宜鉴于殷,骏命不易。命之不易,无遏尔躬。宣昭义问,有虞殷自天。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仪刑文王,万邦作孚。”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天子万寿,万世无疆。”
《尚书·周书·洪范》:“天子万年,万世无疆。”
臣闻天所眷命,生而神灵,唯三代受命之符,箤于兹日,实~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