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3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9:30:28
“封疆大吏”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在边疆地区任职的大官”。其中,“封疆”指的是边疆、边界,而“大吏”则是指地位较高的官员。整体上,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在地方上尤其是边疆地区任职的高级官员,通常带有一定的权力和责任。
“封疆大吏”最早出现在清代的文献中,特别是在描述地方官员的职责时。历史上,边疆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和政治环境,往往需要有能力的官员来管理,因此“封疆大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边疆大吏不仅承担着地方治理的任务,还负责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文学作品:描述历史或小说中的地方官员时,常用以凸显他们的重要性和权威。
日常对话:在谈及某个地方的治理时,可以用来形容负责该地区的大官。
演讲:在讨论政治或行政管理时,可以引用该成语来强调地方官员的作用。
“在历史上,许多封疆大吏都以其卓越的才能和忠诚的态度,为国家的边疆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如今的封疆大吏不仅要具备治理能力,还需要懂得如何与当地人民沟通。”
“这位封疆大吏在任期间,积极推行改革,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历史上,边疆地区往往是国家治理的重点,边疆大吏的角色尤为重要。他们不仅要负责地方的治理,还要维护国家的安全与稳定。因此,“封疆大吏”这个成语在文化中承载了深厚的政治和历史意义。在现代社会,虽然边疆的概念有所变化,但这一成语仍然适用于描述地方官员的职责与影响。
该成语让我联想到历史上那些忠诚于国家、勇于担当的官员形象。他们在动荡的年代,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常常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这种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在当今社会仍然值得我们学*和推崇。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遇到一位负责地方建设的官员,他的工作与“封疆大吏”有些相似。通过他的努力,地方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民生也有了显著提升。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地方官员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在一个故事中,我可以写道: “在边疆的某个小镇上,封疆大吏李明以他的智慧和决心,带领镇民走出困境。他不仅修建了通往外界的道路,还建立了学校,给孩子们带来了希望。李明的名字在镇上传颂,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英雄。”
在英语中,可以用“provincial governor”来表示类似的角色,尽管这个词汇并没有“边疆”这个特定的地理概念。不同文化中对地方官员的描述和角色定位可能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地方治理的重要性。
通过对“封疆大吏”这个成语的学*,我更加理解了地方官员在历史和现代社会中的角色与责任。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思考社会治理时更具深度。它强调了领导力、责任感和对国家的忠诚,这些都是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应当追求的价值。
善化劳文毅公为封疆大吏二十年。
《明史·职官志》:“封疆大吏,镇抚一方。”
《宋史·职官志》:“封疆大吏,治民有方。”
《资治通鉴·唐纪》:“封疆大吏,守土有责。”
《后汉书·班彪传》:“封疆大吏,以时巡狩。”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封疆大吏,掌诸侯之邦交。”
兄弟以不学之资,圣恩叫我做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