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3:26:5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9:30:43
“封金挂印”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将金印封存并挂起来,意指停止行使职权或权力的象征。基本含义是指辞去官职,停止进行某种工作,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辞官隐退,不再参与政治或社会事务。
“封金挂印”源于历史上许多文人和官员自愿辞职,选择隐退的故事。这个成语常与古代隐士的生活和志向相联系,尤其是一些名士如阮籍、陶渊明等,他们因不满朝政或追求个人理想而选择辞官归隐。典故中,金印象征权力,封存金印即意味着放弃权力和地位。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隐士的生活方式常被赞美,代表着个人精神追求与世俗权力的抗争。因此,“封金挂印”承载着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在现代社会,虽然人们的生活方式有所不同,但仍有不少人向往通过辞职来寻求更多的自由与宁静,反映了社会对工作与生活平衡的重视。
“封金挂印”带给人一种淡泊明志、追求内心安宁的情感联想。它让我思考生活的真正意义,以及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如何寻找到内心的平和。
在我的生活中,曾有一位朋友因工作压力巨大,决定封金挂印,离开职场,去旅行和学*。这个决定虽然让他暂时失去了经济来源,但他却获得了内心的平静和视野的开阔。
在夜深人静的山林中, 我轻声诉说着心中理想。 金印封存,权力不再, 只愿与月共舞,随风而行。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于“封金挂印”的表达可以用“stepping back”或“retreating from public life”来形容。虽然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隐退、放弃权力的主题在许多文化中都是共通的,强调个人选择与内心平衡的重要性。
通过对“封金挂印”的学,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对辞官隐退的描述,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人们对生活方式选择的思考与追求。在语言学中,理解成语的内涵与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
[曹操]因谓张辽曰:‘云长封金挂印,财贿不以动其心,爵禄不以移其志,此等人吾深敬之。’
《明史·李自成传》:“自成既受命,封金挂印,不受。”
《宋史·岳飞传》:“飞既受命,封金挂印,不受。”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既受命,封金挂印,不受。”
《后汉书·袁绍传》:“绍既得冀州,封金挂印,不受。”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封韩信为齐王,韩信不受,封金挂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