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0:58:1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2:48:50
成语“推择为吏”字面意思是“推选和选择合适的人担任官职”。它的基本含义是强调在选拔官员时应当谨慎、理智地选择那些有能力和德行的人,以保证政府的有效运作。
“推择为吏”并不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成语,其具体来源可能较为有限。不过,成语中“推”和“择”两个字体现了古代选官的原则,尤其是在儒家思想影响下的官员选拔制度。古代**对官员的选拔有严格的标准,特别是在科举制度建立之前,许多地方采用“推举”的方式来选拔人才。
这一成语可以在多个场合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官员的选拔被视为治理国家的重要环节。古代的“推择为吏”体现了对人才的重视,尤其是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强调道德和能力并重。在现代社会,虽然选拔机制有所变化,但这一成语仍提醒人们在各种组织中不要忽视对人才的合理选拔。
“推择为吏”让我联想到责任和公正,选拔合适的领导者是对社会的责任。在现代社会中,这种责任依然存在,尤其是在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时,合理的人才选拔显得尤为重要。
在我的工作环境中,我们曾经面临过一次团队调整,领导强调要“推择为吏”,确保每个岗位都能匹配到合适的人员,最终团队的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写:
推择为吏岂易言,德才兼备共为先。
明理清心任其志,方能治国更安然。
在西方文化中,与“推择为吏”相对应的概念可能是“meritocracy”(任人唯才)。这个词强调通过能力和才华来选拔领导者的思想,与**传统文化中的推选原则有异曲同工之妙。
通过对“推择为吏”的学*,我认识到在任何组织中,合理的选拔机制是保证效率和公正的基础。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思考组织管理时更加注重人才的合理配置。
始为布衣,贫无行,无得推择为吏。
早以文学得~,任至滁州全椒县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