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1:51:2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0:07:43
“干戈征战”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指用兵器(干戈)进行战争(征战)。其基本含义是形容战斗、战争的状态,通常用来描绘动乱、战争频繁的局面。
“干戈”一词源自古代,指的是兵器,古代的“戈”是一种长柄的武器,而“干”则是盾牌的意思。成语“干戈征战”最早见于《左传》和《史记》等古典文献中,描绘了古代军事冲突和战争的场景,表达了对战争的关注与警惕。
“干戈征战”常在历史书籍、军事文学、政治演讲等场合使用。它可以用来形容国家间的战争,也可以用于比喻社会动乱、内部冲突等情境。例如,在描述历史**时,可以说“那段时期是干戈征战的年代。”在日常对话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某个团队因为竞争而产生的激烈冲突。
在**传统文化中,战争被视为一种悲惨的现象,成语“干戈征战”反映了古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在现代社会,尽管科技发展使得战争的形式发生了变化,但对战争的反思与和平的追求依然是人们关注的重要议题。
“干戈征战”让我联想到历史上的战争悲剧和人们在战争中失去的东西,如家园、亲人等。这种情感反应使我更加珍惜和平的生活,并对历史有更深的思考。
在一次关于历史的讨论中,我提到“干戈征战”来形容某个历史时期的动荡,这引发了同学们对古代战争的兴趣,大家开始分享对于战争的看法和历史故事。
在一首描写历史的诗中可以这样写:
“干戈征战昔日情,烽火连天泪满巾。
愿我中华今安宁,百姓欢笑共朝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ar and strife”,强调战争和冲突的状态。在其他文化中,如西方的文学作品中,战争的描写同样常见,表现出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
通过对“干戈征战”的学*,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战争的严重性及其对社会的影响。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让我在思考历史和现实问题时,能够更加理性和全面。这个成语提醒我要珍惜和平,努力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干戈:古兵器,泛指武器;征战:出征作战。指武装作战,转战南北。
《宣和遗事》前集:“上下三千余年,兴废百千万事。大概光风霁月之时少,阴雨明晦之时多。衣冠文物之时少,干戈征战之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