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17:5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2:00:32
“沉厚寡言”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一个人性格沉稳厚实,言语却很少。它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内敛、稳重的人,他们在表达时往往经过深思熟虑,言辞不多但富有分量。
“沉厚寡言”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其中的“沉厚”与“寡言”二词在古代文学中常常被用来描述人的性格特征。在古代的文人笔记和散文中,类似这种性格的人往往被视为有深厚内涵的人物,这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内敛与沉稳的重视。
“沉厚寡言”可以用于多种场合: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沉稳、内敛的个性常常被视为一种美德,代表着成熟与智慧。在现代社会,虽然外向、表达能力强的人受到重视,但沉厚寡言的人仍然在团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深思熟虑和沉着冷静往往能够为决策带来价值。
“沉厚寡言”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尊重与信任。这样的个性让人觉得可靠,能够在关键时刻提供支持。在表达上,它让我想到那些不轻易发言但每次发言都引人深思的人。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一位沉厚寡言的老师,他总是在课堂上很少说话,但每当他发表看法时,都会引发同学们的深思。这让我意识到,有时候沉默的力量远超喧嚣。
在一个关于友谊的故事中,我可以写道: “在这喧嚣的城市中,李明总是沉厚寡言,他的沉默如同深渊,藏着无数的智慧与思考。每当他开口,仿佛整个世界都为之屏息。”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沉厚寡言”的概念也存在,比如在英语中有“quiet wisdom”或“silent strength”,这些表达同样强调内敛和深邃的智慧,体现出跨文化对内敛性格的尊重。
通过对“沉厚寡言”的学*,我了解到在语言表达中内敛与深思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让我更加关注人与人之间的深层沟通和理解。它提醒我有时候沉默是一种智慧,值得在生活中去实践和体会。
帝美容仪,性沉厚寡言,雅好儒士。
《明史·徐达传》:“达沉厚寡言,尤能以勤补拙。”
《宋史·岳飞传》:“飞沉厚寡言,家贫力学。”
《晋书·王导传》:“导沉厚寡言,识量清远。”
《后汉书·班超传》:“超沉厚寡言,有谋略。”
《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沉厚寡言,然以勇敢闻。”
四五岁能说前生事,~,人传为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