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47:0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2:00:47
成语“沉吟章句”由“沉吟”和“章句”两个部分组成。“沉吟”指的是沉思、思考、犹豫不决的状态;“章句”指的是文章的句子、段落或诗文的韵律。整体来看,“沉吟章句”意指对文章或诗句进行深思熟虑的吟诵,通常形容在文学创作或理解中用心思考的态度。
“沉吟章句”源于古代文人对诗文的品评和创作过程。古人常常在吟诵诗句时,沉思其意,琢磨其韵律,以求更好的表达和理解。这种状态在古典文学中被频繁描绘,特别是在唐诗和宋词中,诗人们往往会在创作时反复吟咏,以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沉吟章句”可以在多个场合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文人雅士崇尚吟咏和抒发情感,重视对文字的把握和理解。“沉吟章句”体现了这一文化传统。在现代社会,虽然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的思考时间减少,但对于深度阅读和文学欣赏的追求仍然存在。
“沉吟章句”让我联想到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思考状态。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能够静下心来,专注于文字的韵律和情感,常常带给我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这种状态也促使我在表达时更加用心。
在一次文学讨论会上,我尝试将“沉吟章句”与同学们分享我的读书心得。在提到一首古诗时,我说:“我在阅读这首诗时,不禁沉吟章句,体会到其中的历史背景与情感波动。”这让同学们对我的理解产生了共鸣。
在一首小诗中:
夜深人静思无尽,
沉吟章句寄心声。
月明点滴窗前影,
字里行间藏梦境。
这首诗利用了“沉吟章句”表达了在夜晚思考和创作的情景。
在英语中,可以用“contemplate verses”来表达类似的意思,但其文化背景和相关情感可能不如汉语中丰富。不同文化对于文学创作的态度和呈现方式也有所不同,中文强调的是对文字的细腻把握,而西方文学则可能更加注重情感的直接表达。
通过对“沉吟章句”的学,我意识到这不仅是一个描述思考和创作过程的成语,更是对文学态度的反映。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能够体会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提升我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这个成语提醒我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重思考与理解,追求更深层次的交流与表达。
然而善属文,往往沉吟章句,怨慕者久之。
《明史·文苑传·杨慎》:“沉吟章句,玩味古文。”
《宋史·文苑传·欧阳修》:“沉吟章句,推敲字句。”
《唐诗纪事·李白》:“沉吟章句,思入风云。”
《诗品·序》:“沉吟章句,以寄其怀。”
《文心雕龙·章句》:“沉吟章句,咀嚼文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