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3:12:2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3:53:04
“信而有征”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要有信任的基础,同时也要有证据或依据。基本含义是强调在做出判断或决定时,既要有信任,也要基于事实和证据,不能单纯依赖主观的信念。
“信而有征”出自《论语》。在《论语·为政》一章中,孔子强调治国理政应当建立在信任和实证的基础之上。这一成语体现了儒家重视诚信与实证的思想,强调在社会交往和治理中必须遵循信任与证据并重的原则。
该成语可广泛应用于多种场合,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诚信和实证是重要的社会价值观。这个成语反映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强调人与人之间、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信任关系,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科学与事实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成语在商业、教育等领域的适用性日益增强。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在生活中建立信任的必要性,以及在决策时谨慎考虑的态度。它提醒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和工作事务时,应该理性而非感性,既要尊重他人的信任,也要重视实际证据。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曾经在一次团队项目中,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建立在彼此的努力和成果上。我们遵循“信而有征”的原则,定期分享进展和数据,从而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效率。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该成语:
在信仰的曙光中,
我心坚定且温暖,
信而有征,走向未来,
追寻梦想,携手并肩。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trust but verify”,这句话强调在信任的同时,也需要进行验证。这与“信而有征”的含义相似,反映了不同文化对信任和证据并重的共同重视。
通过对“信而有征”的学,我深刻体会到在生活和工作中,信任与证据是不可或缺的元素。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汉语表达,也提醒我在各类交往中要保持理性与诚信。在语言学中,它的重要性在于培养了我对信息来源的敏感性和对信任关系的重视。
君子之言,信而有征。
《文选·陆机·辩亡论》:“信而有征,故能成业。”
《后汉书·班彪传》:“信而有征,故能服众。”
《汉书·律历志上》:“信而有征,故为天下法。”
《史记·五帝本纪》:“信而有征,故天下归之。”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信而有征,故能久长。”
称多则吾岂敢,言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