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4:54:0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3:53:08
“信步而行”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信任地走”,形容人走路时从容自在,毫不拘束。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不受约束、自由自在地行走,通常暗示一种随意的态度,或者在某种程度上的从容不迫。
“信步而行”最早见于《庄子·外物》,其中提到“信步而行,正气自存”。这个成语反映了道家思想中的一种自然、随性、无为的生活态度,强调顺应自然和内心的真实感受。
“信步而行”可以用于多种场合,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信步而行”体现了一种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尤其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倡导人们要保持内心的宁静和从容。现代社会中,这种态度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追求,反映了对快节奏生活的反思。
“信步而行”让我联想到一种轻松愉悦的生活状态,仿佛在任何环境中都能保持一种从容和自在。它也让我意识到,生活中有时候需要放慢脚步,享受当下的美好。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在公园散步时,心情烦躁,但当我放慢脚步,信步而行,享受周围的自然风光时,心情顿时变得轻松许多。这让我明白,生活的节奏有时需要自己去调整。
在一首诗中,我写道: “信步而行于溪边,青山绿水尽收眼前。 无拘无束心自得,随风而舞共云闲。”
在英语中,有类似的表达“to walk with ease”,虽然意思相近,但在文化背景和使用频率上有所不同。西方文化中,强调个体自由和自我表达,而“信步而行”则更强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
通过对“信步而行”的学,我更加理解了在生活中保持从容心态的重要性。这不仅有助于我在表达中更好地传达情感,也让我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能够更加冷静和自信。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曳杖东冈信步行,夕阳偏向竹间明。
《西游记》第二十四回:“行者信步而行,不觉到了一座山前。”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宝玉信步而行,不觉到了一个所在。”
《聊斋志异·聂小倩》:“生信步而行,不知所之。”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信步而行,至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
《庄子·逍遥游》:“吾丧我,吾何以知吾之不知邪?吾信步而行,吾何以知吾之不知邪?”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1卷:“单说朱婆与郑夫人寻思黑夜无路投奔,~,只拣僻静处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