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0:58:4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0:59:36
“心长绠短”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心思长远但绳索却很短,形象地比喻一个人心中有远大的理想或计划,但因条件、能力等限制,无法实现或达成。它表达了一种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
该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的诗词和文章中,通常用以形容人们志向高远但面临现实的困境。具体的出处并不明确,但常见于古代文人对自身理想与现实差距的自我反思和感慨。
“心长绠短”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广泛。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描绘人物内心的挣扎和理想的无奈;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表达对某种理想或目标的追求与现实条件的矛盾;在演讲中,作为对年轻人或创业者的劝诫,提醒他们在追求理想时要认清现实。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一个常见的主题。许多古代诗人和文人都表达过类似的感慨,反映出社会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年轻人面对的“心长绠短”的困境更加明显,成为了追求梦想过程中的普遍心态。
“心长绠短”带给人一种无奈和思考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追梦者在追求梦想时的艰辛与挫折,同时也引发对个人能力、资源配置和环境的深刻反思。这种情感反应在表达时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传达出一种共鸣。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历过“心长绠短”的情况。当我想要参加一个国际交流项目时,虽然心中充满了期待,但由于语言能力和资金问题,我不得不放弃这个机会。这让我深刻理解了成语的含义,并在今后的追求中更加理性地评估自己的能力和资源。
在一次写作练*中,我尝试以“心长绠短”为主题创作了一首小诗:
心中理想高如天,
绳短难攀梦一边。
风雨兼程虽艰难,
但求所向不言悔。
在英语中,类似于“心长绠短”的表达可以是“the road to hell is paved with good intentions”,强调尽管有好的意图,但缺乏行动或条件限制,最终可能导致失败。这两者都反映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但文化背景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
通过对“心长绠短”的学*,我对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个成语不仅在语言表达中具有重要性,也在思维方式上启发了我,让我在追求目标时更加务实和理性。它提醒我,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要时刻关注自身的条件与环境,努力寻求平衡。
百丈寒泉尚堪饮,心长绠短空愁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