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7:35:3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6:41:26
“叽里咕噜”是一个形容词,通常用来描述一种说话声音模糊不清、快速而杂乱的状态,给人一种嘈杂、不可理解的感觉。其字面意思体现了说话者可能在兴奋、焦急或不清晰的情境下,发出的连续、无序的声音。
“叽里咕噜”并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或特定的文学出处,属于现代汉语中的口语化表达。它的构成是通过叠词的方式增强语感,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展现了人们在特定情境下的情感状态。
这个成语常见于日常对话中,尤其是在描述人们在嘈杂环境中说话或情绪激动时的状态。同时,它也可能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用于描绘一种混乱的场景或人物的心理状态。如在儿童文学中,可能用来形容小孩们在游乐场的欢呼声。
“叽里咕噜”在现代社会中,常用于形容嘈杂的环境或人际交往中的信息过载。在社交媒体盛行的今天,人们的信息传递越来越快,这种表达也反映了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
这个成语带给人的情感反应多为负面,联想到混乱、无序和不安。它可能引发人们对噪音和嘈杂环境的厌烦,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在紧张或兴奋时的心理状态。
在一次聚会上,朋友们兴奋地分享各自的故事,场面热闹得叽里咕噜的,虽然很开心,但我也感到有些疲惫,难以集中注意力去倾听每个人的分享。
在一个小故事中: “在那个小村庄,孩子们在广场上叽里咕噜地玩耍,欢声笑语飘荡在空中,仿佛要把整个世界都染成他们的快乐色彩。大人们坐在一旁,微笑着看着这一切,心中满是温暖和怀念。”
在英语中,可以用“babble”或“chatter”来表达类似的意义,形容人们快速而杂乱的说话。不过,“叽里咕噜”更强调了声音的嘈杂和不清晰,可能没有直接的对应表达。
通过对“叽里咕噜”的学习,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是语言的表达工具,也反映了人们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状态和社会交往的复杂性。在语言学习中,理解这些富有表现力的成语有助于提高沟通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忽又听见他们叽里咕噜的说起外国话来,我以为他们请了外国客来了。
她~一大通,我一句都没听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