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27:1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0:51:20
“心劳意冗”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心中劳累,意念繁杂”。它的基本含义指的是一个人过于操心、费神,导致心理和意志上的疲惫,通常用来形容因过度思虑而产生的疲惫状态。
“心劳意冗”最早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尤其是一些与心理状态有关的经典著作中。具体的出处较为模糊,但有学者认为它与古代文人对于心灵疲惫和思维压力的描绘有关,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精神状态的关注。
“心劳意冗”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的加剧,人们常常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心劳意冗”这一成语反映了现代人普遍存在的心理疲惫和焦虑感。它提醒我们关注心理健康,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
“心劳意冗”让我联想到现代都市生活中的压力与焦虑。这个成语表达了一种普遍的情感共鸣,许多人在忙碌的生活中都曾感到过心力交瘁,这种状态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在准备一场重要的演讲时,深感“心劳意冗”。尽管我做了充分的准备,但仍然因为过度思虑而感到紧张。这让我意识到,适当放松心态是提升表现的重要因素。
在一首小诗中,我尝试融入“心劳意冗”:
夜深人静思潮涌,
心劳意冗梦难成。
繁星点点映孤影,
愿随风去寻安宁。
这首诗表达了在压力中寻求内心平静的渴望。
在英语中,可以用“burning out”来表达类似的感觉,指的是因过度劳累或压力而导致的心理和身体的疲惫状态。尽管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反映了现代人面临的相似挑战。
通过对“心劳意冗”的学习,我认识到它不仅是一个描述心理状态的成语,更是对现代生活压力的反思。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这种情感的深度与共鸣,可以帮助我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交流。
昨夜个愁没乱更长漏永,今日个神恍惚心劳意冗。几时得山屐相逢满径踪,空留下千古恨。
《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苏轼心劳意冗,无计可施。”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秦重心劳意冗,满腹愁肠。”
《聊斋志异·聂小倩》:“宁采臣心劳意冗,终日惶惶。”
《儒林外史》第三十回:“杜慎卿心劳意冗,一夜未眠。”
《红楼梦》第五回:“宝玉听了,心劳意冗,不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