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0:54:0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2:15:02
成语“泪河东注”字面意思是“眼泪像河水一样向东流注”。它常用来形容人因悲伤或痛苦而流泪不止,情感非常深沉和强烈。这个成语强调了悲伤情绪的汹涌澎湃,像河流一样无法控制。
“泪河东注”这个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但其结构和意象可以找到与古代文学中对泪水和悲伤的描写相关联的背景。**古代诗词中常常用“泪”来表达离愁别恨,常见于表达失落、思念等情感的作品中。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可能用“泪河东注”来描绘角色的悲痛,如失去亲人、爱情破裂等情境。在日常对话中,人们也可能用这个成语来形容某人的极度悲伤,或者在演讲中讲述某种情感深刻的故事时引用,以增强情感的表达。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泪河东注”反映了**文化中对情感表达的重视,特别是对悲伤和失落的深刻理解。在古代诗词中,情感的细腻与复杂常与自然景象相结合,泪水常被比作河水,这种比喻在现代社会中仍有其适用性,特别是在表达悲伤和同情时。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强烈的悲伤感,联想到无数因失去而流泪的时刻。它使我想到亲人离世、朋友分离等情景,产生深切的共鸣。对于表达情感,它能够有效地传达出深沉的悲痛。
在我生活中,曾经经历过一位亲人的离世,那段时间我常常感到心如刀绞,泪河东注的感觉无时无刻不在。后来在一次聚会上,我与朋友分享了这段经历,使用了这个成语,大家都能感同身受。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写:
月冷星稀夜漫漫,
思君泪河东注寒。
孤影独行无归处,
只留泪痕在心间。
通过这样的表达,可以更生动而富有情感地展示内心的孤独与悲伤。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flood of tears”,意指因悲伤而流出的泪水。虽然两者都用水的意象来描绘悲伤,但“泪河东注”更强调了泪水的方向性和源源不断的情绪流动。
通过对“泪河东注”这个成语的学,我认识到语言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情感的载体。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内心的感受,尤其是在面对悲伤时,能够让我们找到共鸣和理解。这对我的语言学和表达能力提升都有重要意义。
白发故交空掩卷,泪河东注问苍旻。
《清诗·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泪河东注,乡愁难平。”
《明诗·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泪河东注,英雄泪洒。”
《宋词·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泪河东注,梦回故乡。”
《全唐诗·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泪河东注,别离情深。”
《文选·江淹〈别赋〉》:“送君之别,泪下如雨,泪河东注,情深意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