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9:25:5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2:35:52
“云蒸霞蔚”是一个形容气象变化绚丽多彩的成语。它的字面意思是“云雾蒸腾,霞光四射”,用来描绘天空中云彩的变化和美丽的景象,通常用来形容自然景观的壮丽或气氛的热烈。
“云蒸霞蔚”最早出现在古代文学中,尤其是在诗歌和散文中,常常用来形容大自然的美丽和壮观。该成语可能受到古诗词中对云雾、霞光描绘的影响,如《山行》中的“白云苍狗,时而变幻”,以及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表现了自然的变化多端和美丽。
这一成语常用于文学作品中,描绘风景的优美和壮阔。例如,在描写日出、日落或风景如画的山水画时,可以使用“云蒸霞蔚”来增强文学的表现力。在日常对话中,亦可用以形容某些盛大的场合,如庆典、婚礼等,渲染热烈的气氛。
在**传统文化中,自然景观往往与人们的情感和哲理相结合。“云蒸霞蔚”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丽,还象征着和谐、繁荣与希望,在现代社会中,仍然适用于各种场合,尤其是在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时。
“云蒸霞蔚”给人一种美好、宁静而又神秘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世界。它引发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常常使人联想到宁静的山水、浪漫的黄昏等场景。
在我的一次旅行中,我站在山顶,目睹了日出时分的壮丽景象,天空中云蒸霞蔚,整个世界被金色的晨光笼罩。我当时用“云蒸霞蔚”来形容那一刻的美景,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在一个诗句中可以这样写: “晨雾轻拂山河间,云蒸霞蔚万面天。春风送暖花开处,映日归来似梦圆。”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the sky is painted with hues of orange and pink”,虽然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同样表达了对美丽自然景象的欣赏。其他文化中也有类似的表达方式,通常用来形容日出日落时的壮丽景色。
通过对“云蒸霞蔚”的学*,我认识到成语不仅是语言的体现,更是文化的传承。在日常交流中,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表达,增添文学色彩,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生活中的美好。
《金瓶梅》第二回:“西门庆在马上看着那妇人,头上戴着一顶新盔的玄色缎子帽儿,身上穿着一领紫绫袄子,下着白绫细褶儿裙子,脚下是一双红缎子弓鞋,走起路来,风摆杨柳,水滴荷叶,真个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西游记》第一回:“只见那班部中,忽跳出一个通背猿猴,厉声高叫道:‘大王若是这般远虑,真所谓道心开发也!如今五虫之内,惟有三等名色,不伏阎王老子所管。乃是佛与仙与神圣三者,躲过轮回,不生不灭,与天地山川齐寿。’”
《水浒传》第十回:“那汉子头戴一顶遮阳毡帽,身穿一领青布衲袄,腰系一条白绢搭膊,下面腿絣护膝,八搭麻鞋。生得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胡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
《红楼梦》第五回:“只见那宝玉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抬头望处,已到巫山。上面阳光垂照下来,下面浓雾滚涌上去,~,颇为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