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4:59:1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2:35:21
成语“云蒸雨降”字面意思是云彩蒸腾,雨水降落。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天气变化,特别是指气候潮湿,雨水频繁。引申开来,也可以用来比喻事情的变化、发展或是气氛的升温等。
“云蒸雨降”源于**古代诗词,最早见于唐代诗人李白的《夜泊牛津口》。成语本身描绘了自然界中云朵和雨水的动态变化,这种变化既有自然规律,也暗含了人生的起伏与变化。
该成语常用于文学作品中,描绘天气、自然景观或比喻事物的变迁。在日常对话中,它可以用来形容计划的实施、情感的变化或气氛的提升等。演讲中,演讲者可以用此成语来形容某项事业的发展过程或前景。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自然现象常常用来比喻人生哲理与社会现象。“云蒸雨降”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也表达了变化和发展的必然性。在现代社会中,它可以用来形容快速发展的经济或社会环境。
“云蒸雨降”给人一种灵动、变化的感觉。它带给我对生命的感悟,变化是常态,我们应该学会适应与调整。这个成语也常让我联想到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复苏,充满希望。
在一次团队项目中,我们面临了许多挑战,团队士气一度低落。但随着解决方案的逐步实施,大家的情绪逐渐高涨,正如“云蒸雨降”所描绘的那样,气氛变得越来越好。
在春天的诗中,我可以这样写:
云蒸雨降润万物,
春风送暖花自芳。
世事如烟常变幻,
唯有心中有阳光。
在英语中,可以用“clouds gather and rain falls”来表达类似的意思,但通常不具备成语的凝练与文化内涵。不同文化中对于天气变化的表达,往往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观察与感悟。
“云蒸雨降”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成语,它不仅描绘了自然变化,也引发了对人生和社会变迁的思考。在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的灵活使用能够丰富语言的层次,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水激则旱兮,矢激则远;万物回薄兮,振荡相转。云蒸雨降兮,错缪相纷;大钧播物兮,坱圠无垠。
《明史·天文志》:“云蒸雨降,泽被万物。”
《唐诗纪事·李白》:“云蒸雨降,山川变色。”
《宋史·天文志》:“云蒸雨降,岁以为常。”
《文选·张衡·西京赋》:“云蒸雨降,润物无声。”
《汉书·天文志》:“云蒸雨降,天之常也。”
子之文章,杰力人上。地辟天开,~。(宋曾巩《代人祭李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