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6:01:3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1:32:41
“死伤相藉”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死者和伤者相互交错、相互依存。它通常用来形容战斗或灾难中造成的严重伤亡情况,强调了死亡与受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暗示着惨烈的局势。
“死伤相藉”出自《左传》,描述了战争中人员伤亡惨重的情景。这个成语源于古代战争频繁的历史背景,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认识。它不仅是对历史**的描述,也是一种对人类悲剧的警示。
在文学作品中,成语“死伤相藉”常用于描写战斗的惨烈场面,或是灾难发生后的悲惨景象。在日常对话或演讲中,可以用来形容某个**的严重性,尤其是在讨论战争、自然灾害或重大事故时。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死伤相藉”在**传统文化中,常常与对生死的哲学思考相联系。在古代,战争是常态,因而对生死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较强。现代社会中,这个成语依然适用,尤其是在讨论战争、恐怖袭击、自然灾害等话题时,能够引发人们的反思与警觉。
这个成语常常带给人一种沉重的悲伤感,联想到战争的残酷和人类的无奈。它让人思考生命的脆弱与珍贵,也提醒我们要珍惜和平的生活。
在一次关于历史的讨论中,我提到“死伤相藉”来形容某场战争的惨烈程度,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影响。这个成语的使用让讨论更加生动,也引发了大家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在一首关于战争与和平的诗中,可以这样写:
战火纷飞人亡命,
死伤相藉泪满襟。
愿天长地久和平在,
不再见那惨痛影。
通过这样的诗句,成语“死伤相藉”不仅传达了历史的惨痛,也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casualties”, 它同样用于描述战争或灾难中的伤亡情况。然而,英语中没有直接与“相藉”相对应的表达,这种交错的意象在中文中更为突出,体现了文化差异。
通过对“死伤相藉”的全面分析,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对某种状态的描述,更是对人类历史和生存的深刻反思。在语言学*中,掌握这样的成语有助于丰富表达,提高对不同情境的敏感性,同时也能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化背景和历史脉络。
以致师出连年,死伤相藉,系累相属,皆彼宋自祸其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