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0:25:4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1:32:06
“死乞百赖”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死命地乞求,百般地赖着不放”。其基本含义是形容人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极其执着,甚至不惜用尽各种手段去纠缠、乞求,给别人带来困扰。
“死乞百赖”最早出现在清代文学作品中,具体出处较难追溯,但其字面构造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对乞求者的普遍看法。成语的结构中“死乞”描绘了乞求时的决绝与执着,而“百赖”则强调了态度的多样性和无所不用其极的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常常用“死乞百赖”来描绘某个角色在面对困境时的执着态度。在日常对话中,人们也会用这个词来形容某人过于纠缠某个事情,例如在请求帮助或索要某种权益时表现出的强烈态度。在演讲中,可能用来批评某些人过于依赖他人或不愿意自立。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乞求常常与贫穷、无助相联系,而“死乞百赖”则反映了社会对这种行为的复杂态度。现代社会中,随着个人意识的觉醒,这个成语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执着追求梦想或目标的认可。
“死乞百赖”这个成语常常带有负面情感,联想到的情境往往是乞求者的无奈和他人的烦恼。在我的思维中,这个成语提醒我在追求目标时要适度,避免给他人造成困扰。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有一位朋友在求职时表现出“死乞百赖”的态度,频繁地联系面试官,虽然他最终获得了工作,但这种方式也让面试官感到困扰,甚至产生了反感。因此,我认为在追求目标时,适度的坚持与礼貌的请求更加重要。
在一个小故事中,可以这样使用“死乞百赖”: 小镇上有位老者,因病重而失去了生活来源。他每天都在镇上乞讨,尽管别人给他施舍,他仍旧是死乞百赖地向路人求助。终于,有一天,一位年轻人被他的执着打动,决定帮助他重拾生活。
在英语中,类似于“死乞百赖”的表达可以是“to beg stubbornly”或“to cling on desperately”。这些表达都传达了类似的执着情感,但可能没有成语那样的文化沉淀和历史背景。
通过对“死乞百赖”的学*,我认识到语言中的成语不仅是词汇的堆砌,更是文化的载体。它们在我语言表达中提供了丰富的情感和画面感,帮助我在沟通中更准确地传达思想与情感。
他只好年有年礼,节有节礼,死乞百赖巴结上冯老兰。
《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五回:“他死乞百赖的,必要我去。”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回:“他死乞百赖的,必要我去。”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那王九妈死乞百赖,必要我去。”
《儒林外史》第二十回:“他死乞百赖的缠着我,要我替他写个字据。”
《红楼梦》第六回:“那贾瑞只盼不到手,虽死乞百赖,也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