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8:49:3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2:38:12
“闻风自遁”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听到风声就自己逃跑”。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在危险或不利的情况下,听到消息后迅速逃避,通常指人们在面对威胁时的逃避行为。
“闻风自遁”出自《史记·李斯列传》:“闻风自遁,犹如兔子见狼。”这个成语的历史背景与古代的战争和政治斗争有关,通常用来描述那些在形势不利时果断逃避的人。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人们在面对强权与威胁时的无奈与无助。
该成语可以用于多种场合: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勇敢和果断被视为美德,而“闻风自遁”常带有贬义,暗示一种懦弱和逃避的态度。这一成语在现代社会中仍然适用,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和复杂的社会关系中,逃避现象依然存在。
“闻风自遁”给人一种焦虑和逃避的感觉,联想到人在压力面前的脆弱和无力。有时,这种逃避是出于自我保护,但也可能让人错失良机,产生遗憾。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历过一场重要的面试。当我得知竞争对手的背景非常强大时,心中产生了“闻风自遁”的念头,想要放弃。但最终,我选择勇敢面对,尽管结果不尽如人意,但我收获了许多经验。
在一个古代故事中,有一位勇士听说敌军即将来袭,他的伙伴们纷纷闻风自遁,唯有他选择了迎接挑战。他在心中暗想:“即便闻风自遁也未必能逃脱命运的追击,我宁愿战斗到底!”
在英语中,有类似“to run away at the first sign of trouble”的表达,意指在遇到困难时立刻逃避。虽然表达的方式不同,但反映的心理状态在不同文化中是相似的。
通过对“闻风自遁”的学,我认识到在生活中面对挑战时,逃避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成语提醒我在困难时刻要勇敢面对,而不是选择逃避。它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人性的复杂与脆弱。
贾似道打听得蒙古有事北归,鄂州围解,遂将议和称臣纳币之事瞒过不提,上表夸张己功。只说蒙古俱己威名,闻风远遁。
天有久雨,俟晴,破了太原,辽兵~,不必益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