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7:36:0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7:13:29
“肥遁鸣高”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肥胖的人逃脱,声响高亢”。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虽然身材肥胖、行走不便,但却能发出响亮的声音,或者比喻某些人表面上看似无能,但实际上却有其独特的才能或优势。
“肥遁鸣高”的成语来源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可以推测与**古代社会对身体形象和才能的看法有关。古人常常强调身材与能力的关系,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肥胖并不代表无能,反而能展现出不同的才能或个性。
该成语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但在一些文学作品、戏剧或口语交流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表面与实际不符的人。比如在对话中形容一个外表看似普通但能力突出的同事。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身材与能力的关系被广泛讨论。肥胖常常被视为懒惰或无能的象征,但在现代社会,这种观念正在逐渐改变。肥遁鸣高这一成语反映了这种转变,强调了表象与实质的差别。
“肥遁鸣高”带给人的情感反应可能是惊讶与思考,因为它挑战了传统观念,提醒人们不要以貌取人。这种反差也引发了对个体能力的重新审视。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遇到过一位外表看似普通的朋友,他在舞台上的表现却极为出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当我想到“肥遁鸣高”这个成语时,都会联想到他的才华和个性。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写:
胖子虽肥却声高,
舞台一现众倾倒。
外表不敌才华多,
肥遁鸣高自风骚。
在不同文化中,关于身材与能力的关系有着不同的表达。例如,在西方文化中,常常强调内在才能的重要性,类似于“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的说法,意在告诫人们不要仅凭外表来判断一个人的能力。
通过对“肥遁鸣高”的学,我认识到这个成语在语言表达中的丰富性与灵活性。它不仅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关注内在的才能,也促使我在日常交流中更加注意用词的准确性与深度。这种思考对于我的语言学和表达能力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上九,肥遁,无不利。
昨儿听先生鄙薄那~的人,说道:天地生才有限,不宜妄自菲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