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9:07:4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4:37:45
成语“养家糊口”字面意思是“养活家庭,填饱肚子”。基本含义指的是为了维持家庭生计而辛勤工作,强调生活的艰辛和责任感,通常用于形容为了家庭的生活而努力奋斗。
“养家糊口”这一成语的具体起源并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但可以推测其形成与家庭观念及生计问题密切相关。古代社会,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养家糊口的责任通常落在家长身上,因而这个成语反映了传统社会中对家庭责任的重视。
该成语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广泛,例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家庭观念根深蒂固,养家糊口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道德责任。现代社会中,随着职场竞争加剧,很多人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养家糊口的含义也愈加深刻,体现了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对生活的追求。
“养家糊口”这个成语常带给人一种沉重的责任感和无奈的情绪,反映出生活的不易。它也引发对家庭的思考,提醒人们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光。
在我自己生活中,曾有一段时间需要兼顾学*和兼职工作,以帮助家庭经济。那时我深刻体会到“养家糊口”的意义,尽管辛苦,但也让我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责任感。
“在这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无数为了养家糊口而奔波的人,他们的汗水浇灌着生活的希望,虽艰辛,却也绽放出人性的光辉。”
在英语中,常用“make a living”来表达类似的意思,虽然直接翻译并不完全相同,但都强调了为了生活而努力的主题。在其他文化中,如西方社会,虽然家庭观念也重要,但个人自由和发展往往被更加重视。
通过对“养家糊口”的分析,我对这一成语的理解更加深入。它不仅是对生活现状的描述,更是对人们奋斗精神的赞美。在语言学*中,理解这样的成语有助于更好地表达情感和思考,让交流更加丰富和生动。
父亲李守忠是一个庄稼人,为着养家糊口,每到农闲时候就自己做些瓦盆瓦罐放在土窑中烧熟,挑着走乡窜村叫卖。
《儒林外史》第二十四回:“我在这里,不过是个养家糊口的人,那里有甚么官做?”
《清史稿·食货志一》:“民之养家糊口者,皆仰给于官。”
《宋史·食货志上》:“民之养家糊口者,皆仰给于官。”
《后汉书·王丹传》:“丹资性方洁,疾恶强豪,时河南太守同郡陈遵,关西之大侠也,其友人丧亲,遵为护丧事,赙助甚丰,丹乃怀缣一匹,陈之于主人前,曰:‘如丹此缣,养家糊口而已。’”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家贫,常以养家糊口为事。”
我高兴极了,从此我就和大人一样当了工人,等我挣了工钱,就可以帮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