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1:57:4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3:24:27
成语“爱人利物”由四个字组成,字面意思为“爱护他人,追求利益”。它强调了在社会交往中应当关心他人,同时也不应忽视物质利益的追求。基本含义是倡导一种平衡的价值观,即在对待人际关系时,既要有情感上的关爱,也要关注现实利益。
“爱人利物”并不是一个传统的成语,可能是现代汉语中发展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意在反映当代社会对人际关系和物质追求的认识。其结构类似于一些古代成语,如“爱人如己”,但结合了现代社会对利益的重视。
在不同语境下,“爱人利物”可以用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个人利益,而忽视人际关系的维护。因此,“爱人利物”的理念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重要,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人的感受与需求。
“爱人利物”让我联想到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即在忙碌的工作中,依然能保持对朋友和家人的关心。这种情感反应让我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仅仅是利益的交换。
在我的生活中,我时常会面临朋友与工作的冲突。有一次,因工作原因错过了朋友的生日聚会,感到非常愧疚。从那以后,我尝试在工作和朋友之间找到平衡,努力做到“爱人利物”。
在一个短篇故事中,可以这样写: “在这个快节奏的城市,李明总是忙于工作,但他始终铭记‘爱人利物’的道理。他不仅努力追求事业成功,也在周末抽空陪伴家人和朋友,分享生活的点滴快乐。”
在西方文化中,与“爱人利物”相似的表达可以是“win-win”,强调双方都能获益的局面。这反映了现代社会中对互惠关系的重视,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核心思想相通。
通过对“爱人利物”的分析,我认识到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保持对他人的关心与对利益的追求同样重要。这种平衡不仅适用于个人生活,也适用于社会交往和商业活动,增强了我对人际关系和商业伦理的理解。
爱人利物之谓仁。
《韩非子·难一》:“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
《荀子·劝学》:“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
《孟子·尽心上》:“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爱人以德,利物以时。”
《庄子·天下》:“爱人利物之谓仁。”
而终归于禁暴戢乱、~而不可掩者,其本领宏大开阔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