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6:21:3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3:24:29
成语“爱不忍释”字面意思是“爱得不忍心放下”。它常用来形容对某个事物非常喜爱,以至于难以离开或放弃。基本含义是指对某个物品、作品或人等的深厚感情,表达了不舍和眷恋之情。
“爱不忍释”源自唐代文学作品,最早出现在《太宗李世民传》中。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人对某种物品或情感的深切依恋,表现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留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使用,成为描述深情厚谊或喜爱事物的常用表达。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语境下使用。常见的场景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特别是文学和艺术领域,成语“爱不忍释”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情感的重视。在现代社会中,这种情感延续至今,尤其在消费文化和情感表达上,表现出人们对某些物品或经历的执着和热爱。
这个成语在我心中产生了一种温暖而深情的联想。它让我想到那些难以割舍的回忆和特别的瞬间,提醒我珍惜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使用这个成语时,往往带有一种浓厚的情感色彩,能够强化表达的情感深度。
我曾经在读到一本特别打动我的小说时,感到“爱不忍释”。那本书的情节和人物让我深有共鸣,以至于我在结束阅读后仍然久久不能释怀,常常回想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
在一个秋天的午后,我坐在窗边,手中捧着一本旧书,阳光透过窗帘洒在书页上,心中暗想:“这本书的每一个字都让我爱不忍释,仿佛它在诉说着我未曾经历的故事。”
在英语中,可以用“unable to let go”或“too attached to”来表达相似的情感。虽然语言不同,但这种对事物的热爱和不舍在不同文化中都是普遍存在的情感。
通过对成语“爱不忍释”的学与分析,我深刻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情感。这个成语不仅帮助我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也让我在与他人交流时能够更细腻地传递内心的感受。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会更加留意这些充满情感的成语,丰富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四回:“我看了,爱不忍释,问她要多少钱。”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秦重看了一会,爱不忍释,心中想道:‘这等一个好女子,如何落在烟花队里?’”
《儒林外史》第三十六回:“虞博士爱不忍释,说道:‘这本是我小时候最爱的书。’”
《聊斋志异·阿绣》:“生见之,爱不忍释,徘徊瞻眺,以手摩挲。”
《红楼梦》第五回:“宝玉见了这般光景,心中爱不忍释,便伸手去摸。”
得见钱唐陈小云司马《香畹楼忆语》钞本一种,~,亟问假归,手录展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