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0:34:2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9:43:02
成语“尽释前嫌”由四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完全释怀过去的恩怨”。其基本含义是指将过去的仇恨或不快完全抛开,重新开始,恢复友好的关系。常用于形容和解或重归于好的情境。
“尽释前嫌”出自《后汉书·梁冀传》: “冀既为光所屈,辞谢不敢言,光亦宽之,尽释前嫌。”这句话的意思是梁冀在被光所打败后,向他表示歉意,而光也宽容大度,完全释怀了之前的恩怨。该成语强调的是大度和宽容,对于过往的仇恨能够放下。
“尽释前嫌”适用于多种场合: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和解与宽容被视为美德,尤其是在家庭、朋友和社会关系中。“尽释前嫌”在现代社会中,尤其在处理人际关系、团队合作中显得尤为重要。它鼓励人们放下过去的恩怨,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
“尽释前嫌”让我联想到友谊的珍贵和宽容的重要性。在现代生活中,一些小冲突往往会影响人际关系,而能够放下仇恨,重新建立联系则是成熟的表现。这种情感反应促使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沟通和理解。
记得有一次和朋友因为意见不合而发生争执,后来我们都意识到这场争吵没有意义,于是决定尽释前嫌,彼此道歉,重新开始。这样的经历让我体会到宽容和和解的重要性。
在一首诗中:
往事如烟随风去,
心中怨恨已尘封。
尽释前嫌共此生,
携手同行再出发。
这首诗表达了放下过去,重新开始的决心和美好愿景。
在英语中,有对应的表达如“bury the hatchet”,意思是埋掉战争的武器,以象征放下争执,恢复和平。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内涵相似,都是强调和解与宽容的重要性。
“尽释前嫌”是一条重要的人际关系原则,强调了宽容与和解在生活中的价值。它不仅在语言学*中丰富了我的表达,也让我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更加注重理解与包容。这一成语的深刻含义鼓励我在生活中不断追求和解与团结。
卿与吕相有隙,今吕相亦愿用卿,卿当尽释前嫌,为国效力。
《明史·徐达传》:“太祖闻之,尽释前嫌,以徐达为大将军。”
《宋史·岳飞传》:“高宗闻之,尽释前嫌,以岳飞为大将军。”
《资治通鉴·汉纪·光武帝建武元年》:“光武闻之,尽释前嫌,以礼迎之。”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闻之,尽释前嫌,与汉王约为兄弟。”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侯闻之,尽释前嫌,以礼待之。”
两个人经过一番对谈沟通,彼此尽释前嫌,言归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