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0:04:5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8:54:25
“嫌长道短”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嫌弃长的说短的”,即对事情的评价中,常常带有主观的偏见与不满。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们在评价或讨论某事物时,往往会偏向于抱怨或挑剔,表现出一种不满的态度。
“嫌长道短”源于古代汉语,常用于形容人们在面对某种情况时,容易产生负面的看法。虽然具体的历史背景不详,但它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的一种常见心理,即对事物的负面评价与抱怨。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场合中使用,例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嫌长道短”在现代社会中仍然适用,尤其是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往往对周围事物有更高的期待和要求,从而容易产生不满。这种成语在反映社会心理的同时,也提醒我们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情,保持积极的态度。
该成语往往引发一种消极的情感反应,容易让人联想到抱怨、挑剔等负面的行为。在思维表达中,它提醒我们注意情绪的管理,避免陷入负面评价的怪圈。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参加一个朋友的聚会,我发现有些人总是嫌长道短,对聚会的安排、食物的选择等提出批评。虽然我理解他们的观点,但我尝试引导大家关注聚会的乐趣,而不是细节上的不满。
在一首小诗中,可以这样使用该成语:
月明点滴夜色长,
人心总是嫌长道短。
何不把酒言欢笑,
共赏星空心中暖。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finding fault”或“nitpicking”。这些表达同样传达了对事物的挑剔态度,但在文化背景和使用频率上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嫌长道短”的深入分析,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表达,它反映了一种心理状态和社会现象。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成语的深层含义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沟通和交流,同时也提醒我们在面对问题时,保持积极和宽容的态度。
一般儿大的人,怎么我的赔送就该那等苟简,姐姐有这些人给办妆奁还嫌长道短?这话怎么讲?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73回:“每食须二十余桌,还要~,打碗摔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