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6:31:0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3:24:28
成语“爱人好士”字面意思是“爱护人才,善待士人”。它的基本含义指的是尊重和珍惜有才华的人,重视士人的道德与才能,强调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或社会应当珍视和培养人才。
“爱人好士”出自《论语》,其背景与孔子提倡的重视人才、善待士人有密切关系。在古代社会中,士人不仅是学术的代表,也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因此,孔子提倡君子应当“爱人好士”,以推动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语境下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爱人好士”在**文化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古代的士人被视为社会的脊梁,重视对他们的爱护与尊重,能够促进社会的稳定与繁荣。在现代社会,这一理念依然适用,尤其在企业管理、教育领域,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是成功的关键。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尊重与认同的重要性。它传达了一种关怀和责任感,激励人们在团队中创造良好的氛围,促进彼此成长。它也使我反思在生活中如何更好地支持他人、珍视身边的人才。
在我参与的一个项目中,团队成员各有不同的才能。我们始终坚持“爱人好士”的原则,尊重每个人的意见与贡献,最终项目得以成功完成。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尊重与关怀的重要性。
在一首诗中:
爱人好士君子风,
士人共聚志同心。
无才亦有用之处,
共绘和谐新天地。
这首诗表达了对人才的珍视和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Respect for talent”或“Valuing human resources”。虽然文化背景不同,但对人才的重视是全球共通的理念。
通过对成语“爱人好士”的学,我更加理解了在团队和社会中尊重和关怀的重要性。这不仅是个人修养的体现,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这个成语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提醒我始终要尊重他人、珍惜人才。
圣姿硕茂,神武在躬,仁覆积德,爱人好士,是以四方归心焉。
《三国志·魏志·荀彧传》:“彧为人伟美,有仪容,好熏香,身带香气,所衣之衣,香经旬不歇,每见,辄为改容,爱人好士,士多归之。”
《后汉书·袁绍传》:“绍外宽雅,有局度,忧喜不形于色,而性矜愎自高,爱人好士,士多归之。”
《汉书·王莽传上》:“莽既尊重,欲以女配帝,以固其权,奏言:‘母病,谨日夜侍,不离左右,蓬首垢面,数月以来,诸生小民,旦夕闻见,爱敬尽于事亲,仁义播于四方,爱人好士,宜膺天命。’”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赵之贤公子也,爱人好士,宾客辐凑。”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爱人好士,国之宝也。”
“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有“~”的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