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5:38:5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5:36:03
“秀出班行”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在班级中突出表现”。其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或事物在某个群体中表现出众,才能或品质明显优于他人,通常用来形容某个人在某一方面的优秀表现。
“秀出班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但其构成部分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教育和文化背景。“秀”意为优秀、出众,“班行”可以理解为所处的集体或班级。在古代,特别是在科举制度盛行的时期,优秀的学子总是受到人们的赞誉,因此这一成语能够反映出当时对个人才能与团体表现的重视。
该成语在多种场合都可以使用,例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个人的表现常常与集体的荣誉紧密相关。尤其是在学校和职场中,个人的优秀表现不仅是自身努力的结果,也是对团队的贡献。因此,“秀出班行”不仅强调个人的才能,也反映了社会对优秀人才的重视。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个人努力的重要性。它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鼓励人们在各自的领域中追求卓越,同时也让人意识到,优秀不仅仅是个人的追求,更是团队和社会的需要。
在我的学生活中,曾有一次因为在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被老师称赞,老师用“秀出班行”来形容我的表现。这让我感受到了努力的回报,也让我更加努力地学,以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在班级中表现出色。
诗歌示例:
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
他如晨星,璀璨闪烁。
秀出班行,志存高远,
每一步,踏出梦想的轨迹。
在英语中,“stand out from the crowd”可以作为“秀出班行”的对应表达,意指在一群人中脱颖而出。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其核心意义相似,强调个体的独特性和卓越表现。
通过对“秀出班行”的分析,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对个人优异表现的赞美,更是对努力、才华和团队精神的认可。它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激励着我不断追求卓越。
秀出班行,乃动帝目。
《新唐书·文艺传中·李白》:“白自负文才,秀出班行,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
《清史稿·文苑传一·钱谦益》:“谦益学问渊博,文章秀出班行,与黄宗羲、顾炎武并称‘清初三大儒’。”
《明史·文苑传三·高启》:“启天才高逸,实据明一代诗人之上,其于文,秀出班行,与宋濂、刘基并以文章著名。”
《宋史·文苑传六·李公麟》:“公麟学问渊博,文辞秀出班行,尤长于诗。”
《晋书·王羲之传》:“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也。及长,辩析入微,秀出班行。”
常州新拔贡生殷杰,少年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