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54:0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3:58:27
“倚天拔地”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倚靠着天空,拔起大地”。它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气势磅礴、力量巨大,或者形容人志向远大,具有卓越的能力和雄心。
“倚天拔地”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其中提到“倚天”与“拔地”的意象,结合了自然与人的结合,强调了气势的宏伟与壮丽。这个成语也受到道教文化的影响,象征着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倚天拔地”可以在多种场合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倚天拔地”在传统文化中,常常与豪情壮志、英雄人物相联系。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适用于形容那些追求卓越、志向远大的企业家和创新者。它也反映了人对力量与抱负的重视。
“倚天拔地”常带给人一种激昂的情感,联想起历史上那些为理想奋斗不息的英雄。它激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勇敢追求自己的目标,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我曾遇到一位优秀的导师,他的工作态度和对知识的渴望让我感受到“倚天拔地”的气魄。他总是鼓励我追求卓越,努力实现我的理想。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使用“倚天拔地”:
山高水长志难平,
倚天拔地心自鸣。
云海苍苍梦无垠,
愿随风起逐星行。
在英语中,有类似的表达如“towering ambition”,用于形容人们的雄心和目标。但与“倚天拔地”相比,前者可能更侧重于抱负而非气势的宏伟。
通过对“倚天拔地”的学,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一个词汇,它承载了文化的价值观和情感。它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提醒我保持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生活的热情,激励我在面对挑战时,勇敢前行。
至杜陵,负其倚天拔地之材,更欲驾《风》、《骚》而上之,则有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