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4:35:1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1:49:54
成语“水尽鹅飞”字面意思是水干了,鹅飞走了。其基本含义是指某种条件或环境发生了变化,导致事物的消失或离开。通常用于形容由于环境的变化,事物失去了依托,无法再继续存在。
“水尽鹅飞”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可能是由古代人们观察到水域干涸后,栖息在水边的鹅或其他水鸟离开的自然现象而总结而成的。它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与生物的迁徙关系,寓意着环境与生活状态的紧密联系。
“水尽鹅飞”可以在多种场景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水是生命之源,水域的变化往往影响生态和人类生活。因此,“水尽鹅飞”不仅仅是一个描写自然现象的成语,也反映了古代人对自然环境的重视和对生态平衡的关注。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仍然适用于描述因环境变化而引发的社会现象,如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问题。
对于我来说,“水尽鹅飞”带来了一种淡淡的忧伤,联想到自然环境的脆弱与变化,仿佛在提醒我们要珍惜资源,关注生态保护。同时,它也让我想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某些事情的结束往往意味着新的开始。
在我生活中,有一次由于干旱,家附近的小河干涸了,原本在水边嬉戏的孩子们也不约而同地转移了活动地点。这让我想到了“水尽鹅飞”,深刻体会到环境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在一个静谧的黄昏,夕阳西下,河水渐渐干涸,水面的波光也逐渐消失,成群的水鸟在空中盘旋,最终飞向了远方。此时,听见风中传来一声叹息,仿佛在诉说着“水尽鹅飞”的无奈。
在英文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when the well runs dry”,意思是当水井干涸时,水源便不复存在。这与“水尽鹅飞”有相似的意境,都是强调资源枯竭后事物的离去。
通过对“水尽鹅飞”的学,我更加理解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这个成语在表达环境变化对生物和社会影响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语言学与表达中,它提醒我关注生态问题,珍惜资源,灵活运用成语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儒林外史》第十回:“范进道:‘这水尽鹅飞,果然不假。’”
《聊斋志异·聂小倩》:“宁采臣道:‘这水尽鹅飞,果然不假。’”
《金瓶梅》第十五回:“西门庆道:‘这水尽鹅飞,果然不假。’”
《西游记》第二十回:“行者道:‘你这水尽鹅飞,如何做得买卖?’”
《红楼梦》第五回:“那宝玉只管点头,心中暗想:‘这水尽鹅飞,果然不假。’”
我眼见多少肥产厚业比谭家强几倍,霎时灯消火灭,~,做讨饭吃鬼哩。(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三十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