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4:13:4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1:48:29
“严丝合缝”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物体的缝隙非常紧密,丝毫没有空隙。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事物之间的配合非常严密,毫无缝隙,也常用来比喻事情的安排、执行等非常精密、完美。
“严丝合缝”最早出自清代的《红楼梦》。书中提到“这贾母的房子和那些绣花的被子,都是严丝合缝,毫无缝隙”,说明事物之间的完美配合。这个成语的形成与古代工艺品的制作精细有关,尤其是在丝绸和缝纫方面。
“严丝合缝”可以在多个场景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工艺品的精致程度通常反映了制作工匠的技艺与用心,因此“严丝合缝”不仅仅是一个描述性的成语,更强调了对完美与精致的追求。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在团队合作与项目管理中,这一成语仍然具有重要的适用性,强调了各个环节的紧密配合。
“严丝合缝”给人一种精致、完美的感觉,常常联想到高水平的工艺、默契的团队合作以及无懈可击的计划。这种联想使人在表达时更加注重细节和整体性。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我曾经参与一个大型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团队成员之间的配合非常紧密,大家各尽其责,最终使得项目成功完成,我在总结时用到了“严丝合缝”这个成语,强调了团队的默契与合作。
在这个夜晚,星星在天空中闪烁,仿佛是“严丝合缝”的装饰,点缀着无尽的黑幕。每颗星星都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却又彼此交织,形成了一幅完美的星空画卷。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fit like a glove”,同样传达了事物之间的完美契合感。虽然文化背景不同,但对完美配合的追求在各个文化中都是共通的。
对“严丝合缝”的理解让我意识到在生活和工作中,细节的重要性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精神。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团队合作中更加注重协调与配合。这一成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复杂的关系与情况。
外省的地平,又多是用木板铺的,上面严丝合缝盖上,轻易看不出来。
《醒世恒言·卷二十五·独孤生归途闹梦》:“那屋子造得严丝合缝,一点儿也不透风。”
《聊斋志异·卷十一·莲香》:“那棺木做得严丝合缝,一点儿也不松动。”
《老残游记》第十一回:“那船板都是严丝合缝的,一点水也不渗。”
《儒林外史》第二十回:“那箱子做得严丝合缝,一点儿也不漏。”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那门扇都是严丝合缝的,一丝风也不透。”
真像铸就的一样,螺丝搬子竟~地把钢轨接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