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8:21:1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1:03:13
“忘乎所以”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忘记了自己应有的立场和身份”,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因为沉浸于某种情感或境遇中而忘记了自身的状况、身份和责任。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过于投入或激动,以至于失去了理智和自我。
“忘乎所以”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故君子之道,忘乎所以。”此处强调君子在追求道义时,可能会忘记自己的利益和身份。成语的使用反映了儒家思想中对理性和自我控制的重视。
“忘乎所以”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尤其是儒家思想中,“忘乎所以”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描述,也是一种警示,告诫人们在追求目标时应保持理智与自我意识。现代社会中,随着竞争的加剧,人们在面对成功或失败时容易产生情绪波动,因此“忘乎所以”的现象依然存在,提醒人们注意情绪管理。
“忘乎所以”往往与激动、兴奋、失控等情感相关联。它让人联想到那些在快乐或痛苦的瞬间,完全投入其中、失去自我的情况。这样的情感体验使得人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既感到兴奋又可能面临失控的风险。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参加朋友的婚礼,我因为兴奋而“忘乎所以”,在舞池中尽情跳舞,完全忘记了时间,结果错过了送客的时机。事后我意识到,虽然享受了快乐,但也需要保持对周围环境的关注。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表达:
月光如水,洒满大地,
醉在此刻,忘乎所以。
心随风舞,意随云飞,
此生何惧,纵情畅饮。
这段诗歌通过描绘月光下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由和沉醉感的向往,同时也隐含了“忘乎所以”的主题。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lost in the moment”,指人们在特定情境下沉浸其中,忘记外界的一切。虽然表达的方式不同,但其内涵在不同文化中都有类似的共鸣,强调了在情感强烈时,人们的理智和自我意识可能会受到影响。
“忘乎所以”是一个深刻的成语,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保持理智,避免在情感过于激动时失去自我。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表达,也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生活智慧,在语言学*和沟通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夫人倾身配奉,忘其所以。
《资治通鉴·唐纪·武德九年》:“世民忘乎所以,遂为建成所害。”
《后汉书·袁绍传》:“绍忘乎所以,遂为曹操所败。”
《汉书·王莽传下》:“莽忘乎所以,遂为天下所弃。”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忘乎所以,遂为汉所败。”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忘乎所以,以至於败。”
他刚取得一点成绩就~,目中无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