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0:40:2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1:02:47
“志骄气盈”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志向高远,气概满盈。它形容一个人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同时又充满自信和昂扬的斗志。这个成语常用于表达一个人的积极态度和强烈的进取心。
“志骄气盈”并没有广为人知的历史典故或特定的文学出处,但可以理解为由“志”、“骄”、“气”、“盈”四个字组合而成,其中“志”指志向,“骄”表示自信和骄傲,“气”指气概和气势,而“盈”则有充盈、满溢的意思。这个成语可以被视为对理想与斗志的赞美,常用于鼓励他人追求目标。
该成语可以广泛应用于不同场合:
同义成语:志存高远、气宇轩昂
反义成语:志失意气、丧志失气
在**文化中,志向与气概是被高度重视的品质,特别是在传统的儒家思想中,强调自我修养和不断追求理想的重要性。现代社会中,尤其是在职场和学业中,拥有“志骄气盈”的态度被视为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志骄气盈”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努力奋斗和追求梦想的勇气。它激励着人们面对困难时不轻言放弃,勇敢追求自己的目标。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我时常会用“志骄气盈”来激励自己。例如,在备考的时候,我常常告诉自己要保持高昂的斗志和信心,以便能够克服困难,取得好成绩。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应用:
志骄气盈高峰立,
逐梦前行不言弃。
风雨兼程心似火,
踏遍山河愿无悔。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high aspirations and a strong spirit”,虽然没有直接的成语对应,但同样表达了追求理想与充满斗志的内涵。
通过对“志骄气盈”的学*,我更加理解了志向与气概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激励我在生活中不断追求进步,提升自我。
后来诸公应诏之作,多用此体,然多志骄气盈,处富贵而不失其正者,几希矣。
《资治通鉴·唐纪》:“李林甫志骄气盈,不以人为意。”
《后汉书·袁绍传》:“绍志骄气盈,不恤士卒。”
《汉书·王莽传》:“莽志骄气盈,自以为天下无敌。”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志骄气盈,不以天下为意。”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志骄者必败,气盈者必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