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4:01:4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1:01:54
成语“志同道合”由四个字组成,其中“志”指的是志向和理想,“同”表示相同,“道”指的是价值观和信念,“合”则表示结合和契合。字面意思是“志向相同,信念相合”,用来形容志趣相投的人们,共同追求相同的目标和理想。
“志同道合”最早见于《庄子·外物》一书,原文为:“志同道合者,无相为谋。”这说明志同道合的人自然会有共同的目标和追求。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思想家对友谊和合作的重视,强调了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志同道合的伙伴的重要性。
“志同道合”在现代汉语中适用于多种场景,包括:
在**传统文化中,志同道合的关系被视为友谊和合作的基础,尤其在儒家思想中,强调同道中人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仍然适用,尤其是在团队建设、社交网络和志愿者活动中,志同道合的人们往往能够产生更大的合力和影响力。
“志同道合”让我联想到团结、友谊和共同奋斗的感觉。它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能量,激励人们寻找同伴,携手共进。每当我使用这个成语时,都会感受到一种温暖的情感,仿佛在鼓励我去寻找那些能够与我共享理想的人。
在我大学时期,我参与了一个环保社团,正是因为我们志同道合,大家都热爱自然,关注环境保护,才使得社团活动充满活力。我在这个过程中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共同策划、组织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一次诗歌创作中,我尝试将“志同道合”融入其中:
青山绿水共此生,
志同道合行千里。
携手并肩追梦路,
心中理想永不弃。
通过这样的创作,表达了共同理想和信念的力量。
在英语中,相似的表达可以是“like-minded”,意指思维和理想相似的人。这种表达在社交和合作场合中同样常见,但可能不如“志同道合”那样强调道德和信念的结合。
通过对成语“志同道合”的学,我深刻理解了志同道合的重要性,它不仅反映了人际关系的深层次联结,也强调了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团队的力量和相互支持的价值。这一成语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促使我在生活中更主动地寻找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实现目标。
昔伊尹之为媵臣,至贱也,吕尚之处屠钓,至陋也,乃其见举于汤武、周文,诚道合志同,玄漠神通,岂复假近习之荐,因左右之介哉。
《清史稿·黄宗羲传》:“宗羲与宗羲书曰:‘吾与足下志同道合,故相与共为一家。’”
《明史·方孝孺传》:“孝孺与孝孺书曰:‘吾与足下志同道合,故相与共为一家。’”
《宋史·文天祥传》:“天祥与世杰书曰:‘吾与足下志同道合,故相与共为一家。’”
《晋书·嵇康传》:“康与涛书曰:‘足下志同道合,故相与共为一家。’”
《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及其见举于汤武,则志同而道合。”
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即位后,对曹植一直心存疑忌,寻找各种机会加以陷害,由于母后的干预,曹丕才没有把弟弟置于死地。曹植苦于无用武之地,他上书说伊尹是陪嫁的小臣、吕尚当屠夫钓叟,他们遇到了志同道合的商汤和周文王,辅佐他们成大业
两人起先虽觉得~,后来子美的热狂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