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0:55:1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5:24:08
成语“前仰后合”的字面意思是指人们在某种情境下不断地前倾和后仰,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某种活动中频繁的身体动作。基本含义通常用来形容人们的神态、动作或情绪,尤其是在欢快、兴奋或不安的状态下。
“前仰后合”这一成语的历史背景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推测其起源与一些民间娱乐活动或集体的欢庆场合有关,比如民间舞蹈、游戏等。在这些活动中,人们常常因高兴而表现出前后摇动的姿态,进而演变为形容一种欢乐或兴奋的状态。
该成语在不同语境中均可使用:
在*文化中,成语往往与人们的生活和传统俗紧密相连。“前仰后合”传达出的欢快情绪在社交和节庆活动中尤为重要,反映了人们对欢乐和团聚的期盼。在现代社会,该成语依然适用于各种庆祝场合,如生日派对、节日庆典等。
“前仰后合”给人一种欢快愉悦的感觉,联想到人们在一起欢笑、交流的场景。这种情绪的表达有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在一次聚会上,我看到朋友们因为一个搞笑的表演而前仰后合,整个房间充满了欢声笑语。这让我意识到幽默和欢乐在朋友间建立联系的重要性,促使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分享快乐的时刻。
在一个热闹的集市上,人们前仰后合,像波浪一般起伏,欢声笑语融化在空气中,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这份热情而欢呼。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aughing uproariously”或“in fits of laughter”,这些表达同样传达出欢乐和兴奋的状态,但可能缺乏“前仰后合”那种形象化的身体动作描绘。
通过对“前仰后合”这一成语的深入理解,我认识到它不仅仅是一个语言符号,更是情感交流的重要工具。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能帮助我们更生动地传达情感,也能增强交流的趣味性和感染力。
把李瓶儿笑的前仰后合。
《金瓶梅》第十八回:“众人听了,前仰后合,笑得直打跌。”
《西游记》第二十五回:“众人听了,前仰后合,笑得肚子疼。”
《水浒传》第二十一回:“众人听了,前仰后合,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儒林外史》第四回:“众人听了,前仰后合,笑得直不起腰来。”
《红楼梦》第五十四回:“众人听了,前仰后合,笑个不住。”
众人听了,越发哄然大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