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44:0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5:04:46
成语“矢如雨下”的字面意思是箭矢像雨水一样倾泻而下,形容箭射得非常密集、迅速,或形容战斗中弓箭飞射的情景。基本含义通常用来比喻某种事物的数量庞大、密集,或某种情况非常紧急、激烈。
“矢如雨下”源自古代战争时期的描写,尤其是在弓箭作为主要武器的历史背景下,常常用来形容战斗中弓箭飞射的情形。虽然具体的历史典故不详,但类似的描述在《史记》等古代文献中屡见不鲜,表达了战争的残酷与激烈。
“矢如雨下”可以用于多种场景: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矢如雨下”在**传统文化中常常与军事、战争相关的情景相联系,体现了古人对战斗的理解和描述。在现代社会,它可以用于形容各种类型的压力和挑战,反映了在面对困难时人们的紧迫感。
该成语常常带给人一种紧张、激烈的情感反应,尤其是在描述战斗或危机时。它能够引发人们对战争的思考,或对生活中巨大的压力感到共鸣。
在我工作中曾遇到一个项目,问题接踵而至,真是“矢如雨下”。我和团队成员不得不迅速反应,分工合作,才能应对这些挑战。
在一场战斗中,箭矢如雨下,飞舞的光芒划破了天空,仿佛是死神的低语。士兵们心如刀绞,却也决意奋战到底。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raining bullets”,用来形容枪战中子弹飞舞的情形,传达出相似的紧迫感和激烈气氛。
通过对“矢如雨下”的分析,可以看到它不仅仅是一个形象的描述,更是情感与文化的承载。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如何通过生动的比喻传达复杂的情感与情境。
陵在谷中,虏在山上,四面射,矢如雨下。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矢如雨下,瑜军大破之。”
《后汉书·光武帝纪》:“矢如雨下,光武军败。”
《汉书·王莽传》:“矢如雨下,莽军溃。”
《史记·项羽本纪》:“矢如雨下,楚军大败。”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矢如雨下,士皆披靡。”
[刘子南]卒遇虏,大战败绩,士众奔溃,独为寇所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