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42:3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5:04:25
“矢下如雨”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为“箭在空中落下像雨一样”。它常用来形容箭矢飞射的数量极多,像雨点一样密集,通常用以比喻攻击、袭击等的猛烈程度。
该成语源于古代战争的场景,尤其是射箭和弓箭战斗中。历史文献中记录了许多与射箭相关的故事和战斗场景,体现了战斗的激烈与紧迫。在《三国演义》中,有类似的描写,体现出箭雨般的攻击场景。
在**古代,箭是一种重要的武器,射箭更是军事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成语体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与紧张情形,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士兵的勇猛精神。现代社会中,虽然战争减少,但在某些比喻场合仍然适用,尤其是在形容竞争激烈的领域。
“矢下如雨”给人的感觉往往是紧张、激烈和不安。它能引发对战争、竞争或其他冲突场合的联想,体现出一种急迫感和威胁感。
在学和工作中,我常常感受到竞争的压力,比如在考试前,心里会想“时间如箭,真是矢下如雨”,以此激励自己努力复。
在一个故事中,我可以写道:“那场激烈的辩论会上,双方的论点犹如矢下如雨,直逼得对方无处可逃,现场观众屏息凝神,生怕遗漏任何一个精彩瞬间。”
在英语中,可以用“like raindrops”来表达类似的意思,形容数量多、频繁的事物。然而,多数情况下,“矢下如雨”更强调的是攻击的猛烈和紧迫感,能够在特定语境中传达更深层次的情感。
通过对“矢下如雨”的分析,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在语言表达中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还能在特定情境中传达出强烈的情感和意象。在语言学*中,掌握这样的成语对于提高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广为圜陈外乡,胡急击之,矢下如雨。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矢下如雨,士卒皆披靡。”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矢下如雨,军中皆惊。”
《汉书·王莽传下》:“矢下如雨,城中大乱。”
《史记·项羽本纪》:“矢下如雨,士卒皆惊。”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矢下如雨,人皆披靡。”
翌晨天甫黎明,蒙古军大举攻城,~,石落似雹,纷纷向城中打去。